摘要:工程管理硕士自引进国内,经过实践发展,开设MEM课程的院校都依托自身原有的资源与平台,各自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与优势,这些特色与优势进一步为院校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以下是第二炮兵指挥学院硕士招生的优势。
海军工程大学创办于1949年11月,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任职培训相结合。
海军第一个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全国重点学科均出自我校。
学校是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工程与管理、技术与指挥相结合的海军高等学府,是全军著名的多兵种专业类高等教育院校,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
校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心城区,占地面积140多万平方米,校园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经过七十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军事学四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化学科环境。目前,学校有2个全国重点学科、2个级重点实验室,1个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能源新能源接入设备研发(实验)中心,是军队重点建设院校,拥有6个军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6个军队重点实验室,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开设34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海军绝大部分专业领域。
电气工程学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10%,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30%。可比性办学指标跻身军内领先行列,部分达到“985”高校水平。
学校以建设世界一流海军院校,培育一流军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合格的海军建设者和未来管理者为己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严谨、求实、拼搏、创新”的校风。承担海军31.5%本科和41.5%研究生教育培养任务,为海军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军事人才,走出了近百位共和国将军和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海军军官的摇篮”。
培养的研究生中,涌现出刘东风、杜长余、康郦等一大批在部队建功立业的优秀代表,特别是在海军装备技术研究和保障领域,活跃着马伟明、何友、邱志明等一大批毕业于学校的领军人物、技术专家。
毕业的研究生先后有1人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人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4人被评为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13人被评为全军、海军优秀毕业研究生。近年来,学校7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获提名奖,95篇博士学位论文、198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军、海军、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学校建有创客空间和30个学员实践俱乐部,学员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级以上奖项1369个,其中较高奖项319个。连续6年代表海军参加土耳其国际航海技能竞赛四获冠军。
学校先后被评为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建设先进院校、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坚持以教员为办学之本,尊师重教,民主开放,激励创新,拥有一支以院士名师为龙头、学科带头人为中坚、优秀中青年骨干为基础,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政治、军事、业务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0名,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历,50%以上具有博士学历。
在这支人才荟萃的师资队伍里,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教授,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琳教授,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东,有第21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肖飞教授,有被人社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希赛网”荣誉称号的鲁军勇研究员,有“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张晓副研究员,有第三批“万人计划”入选者龚耘教授、有全国道德模范、中组部表彰的全国拥政爱民模范、一等功荣立者官东教官。近60人次被评为全国、全军优秀教师。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创新研究群体”入选级创新研究群体,“电力集成创新团队”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团队奖,舰艇降噪、装备保障等专业团队获得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实施大科研战略,形成了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实现、服务保障为一体的科研体系。加强基础和自主创新研究运用,积极参与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973”计划等创新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承担多个国防重点工程项目,建立的26个科研机构,已成为军队新装备研发和提升战斗力的生力军和智囊团。
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和军队科技进步奖600多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军队(省部)级一等奖58项。学校曾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可储存液体火箭推进剂、第一台“巨龙号”内燃机车。“舰船新型供电系统”“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某型双绕组发电机系统研制”“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和“电力集成创新团队”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首创的“交直流电力集成新技术”被科技部评为年度公众关注的十大科技事件,“交直流电力集成双绕组发电机系统”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校注重加强教学保障条件建设,现有各类实验室72个,建成了以、军队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专业实验室为主体,以基础实验室为支撑的教学科研平台。学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超63万册,电子图书260多万种,纸质期刊1000多种,电子期刊18000多种,订购、自建图书、期刊、标准、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各种文献类型全文和文摘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达73000G,已基本形成以学科体系见长、海军特色鲜明的馆藏体系,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工程管理MEM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3分钟匹配目标院校,覆盖院校1031所,多档次院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