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归纳:班级与班级管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 责任编辑:刘建婷 2018-02-25

摘要:很多考生因为不确定考试知识点,找不准复习方向。这里希赛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归纳:班级与班级管理,供各位考生参考:

很多考生因为不确定考试知识点,找不准复习方向。这里希赛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点归纳:班级与班级管理,供各位考生参考:

第三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三、班级管理概述

班级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四、班级管理的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二)平行管理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三)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每一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四)目标管理

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德鲁克

五、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的原则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德育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首要工作。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有耐心,结合具体事例,引导他们认识真、假、善、恶、美、丑,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心灵美,从而立志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2)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

(3)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规范小学生的言行,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

(4)抓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5)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以班集体带动学生个人的发展。

(6)建立班级核心力量,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7)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对学生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六、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一)处理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性原则

5、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那么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

(二)处理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新手必看指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指南(报名、考试、面试)

希赛2018幼儿 | 小学 | 中学面试特训班火热招生中!网络课堂+课程录播+在线答疑+真题模拟,涵盖90%考试知识点!>>!咨询热线:400-111-9811。咨询QQ:1431451852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