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综合素质》冲刺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 责任编辑:刘建婷 2018-03-02

摘要: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综合素质》冲刺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综合素质》冲刺试题及答案

>>>点击进入希赛教师资格证题库<<<

[参考答案见第三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 。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2、师德的灵魂是 

A、关爱学生

B、提高修养

C、加强反思

D、提高业务水平

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 

A、爱岗敬业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D、热爱学生

4、要做到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要 

A、一视同仁 B、实事求是 C、宽宏大量 D、以书为本

5、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6、我国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是指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7、我国种子植物有24500余种居世界第 位。

A、四 B、五 C、三 D、二

8、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

C、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道德观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 

A、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 D、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核

10、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 为主要内容。

A、职业道德 B、八荣八耻 C、以人为本 D、五讲四美

11、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

12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13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 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A、加涅 B、布鲁纳 C、班杜拉 D、乌申斯基

14“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特殊的复杂性 B、的复杂性 C、鲜明的示范性 D、显效的长期性

15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最早出现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62007年11月10日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 

A、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B、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C、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D、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杂费

17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18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 

A让司法机关代劳 B让居委会、村委直接负责

C让政府部门开展 D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的教师

19 是为公民进入教师行业设置的第一道门槛只有具备法定条件和专业能力经认定合格的人方可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

A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职务制度 C教师聘任制度 D教师考核制度

20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 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①教育方针②政策③法律法规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获指标逾期不买车”该受罚吗?既然无法保证市民在多长时间内参加摇号一定能摇到,那么就没有理由对那些__________的市民予以惩罚,这是一个基本的公平。更何况,,大到政策尚且可能__________普通家庭因为种种原因而临时改变购车计划,凭什么就得挨罚呢?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未雨绸缪、朝令夕改 B防患未然、反复无常

C居安思危、变幻莫测 D临渴掘井、变化多端

22、同宿舍四个人,规定谁回来最晚谁关灯,有一天忘了关灯,管理员盘问谁回来最晚?小杨说“我回来时,小林刚要睡。”小袁说“我回来时,小夏睡着了。”小林说“我回来时,小袁正好上床睡觉。”小夏说“我上床就睡,什么也不知道。”假设他们四人说的都是实话,请你推测一下谁回来最晚? 

A小杨 B小袁 C小林 D小夏

23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24以下园林建筑中,不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A承德避暑山庄 B颐和园 C圆明园D拙政园

25《最后的通用语言》的作者奥斯特勒向读者讲述了世界主要语言__________的命运。事实说明每种语言的“唯我独尊”到最后均是__________。波斯语差不多花了1000年才确立通用语的地位但在短短的16年里就沦为了寻常语言。如果现在我们__________英语至高无上的地位会永远持续下去就是犯了“失忆症”与“典型的想象力缺乏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历经坎坷、烟消云散、揣测 B跌宕起伏、不堪一击、臆想

C沧海桑田、明日黄花、幻想 D此消彼长、败走麦城、预测{#page#}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学们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布置预习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抵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诱惑使你最难抵制,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抵制诱惑的。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请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要求,谈一谈你对该教学案例的认识。

2课堂中的吵闹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有的学生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3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请你就创新教育对于中小学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

三、写作题(本大题20分) 由新教师成长为希赛网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于痛苦的转折,在这一时期,教师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职业倦怠,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化解,可能会出现教师情绪低落、缺乏意义感、跳槽等。 请以“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为话题写作{#page#}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在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在位者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A

[解析]《规范》中明确表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D

[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B

[解析]实事求是是教师严谨治学的基本原则。

5、A

[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

6、A

[解析]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7、C

[解析]我国种子植物有24500余种居世界第三位。

8、B

[解析]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C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

10、B

[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11C

[解析]教师的成长第三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12D

[解析]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13、D

14、C

[解析]“师者人之楷模”强调教师工作的示范性故选C。

15、D

16、A

[解析]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资金。

17、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18、D

19、A

[解析]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公民进入教师行业的第一道门槛。

20D

21A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含义及语义搭配。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准备。朝令夕改早晨下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变让人无所适从也形容主张、办法等经常改变。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反复无常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准确的时候。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变幻莫测比喻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无法分辨的人或事。临渴掘井感到渴了才掘井比喻平时没有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22A

[解析]根据这四个人的陈述可知小林比小杨早小夏比小袁早小袁比小林早从而可得小杨回来最晚所以选A。

23D

[解析]是非题和选择题都有猜测的可能而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24D

[解析]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此地曾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400多年来其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20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故其为私园。

25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及实词。第二空是解题点。结合题干第三句话可知A、D不符合。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得无影无踪。败走麦城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结合题干“1000”与“16”的悬殊对比可知“不堪一击”更符合题意。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沧海桑田一般用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本材料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品德形成加以引导。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魅力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于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树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在主动体验中丰富感知、强化情感。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关注到了学生思维训练、能力发展、情感体验不再只重所谓的“结果”。设计体现出了开放性和创造性。活动设计,一方面是弘扬主题,另一方面也有引出不同意见的意图,进而了解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新要求,激发了学生个体的自主精神与首创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小组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间实现信息与资源交流,不断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健康成长。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环境中,教材已不限于固定的文字形式,而是融人生活、联系现实的一种课内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整个教学活动不能被“神圣化”。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赏识者,不是教育教学的垄断者和包办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翁作用,对课内教学与教材做必要有益的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答案要点]

(1)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他们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动作和语言是少年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少年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2)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微的喧闹。改变课堂的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做适当而必要的引导。

3[答案要点]

为适应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中小学教育应当努力做到

(1)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即应该把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较高目标

(2)教师注意组织启发式教学,即致力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并以创新精神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3)确立学生与老师共同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之中发现和理解知识

(4)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坚持能力立意为导向和多向性及过程性的新的评价体系。

三、写作题

[参考例文]

四管齐下,克服职业倦怠

当前中小学教师中间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个人意义感和教育教学工作。究其原因,职业倦怠主要是由于动机的缺失造成的。而造成教师动机的缺失又有很多具体原因,如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使他们感到失望,对自主和尊重的强烈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使他们失去信心与热情,工作环境中的人文关怀的缺乏也会使他们的热情消退,等等。我认为针对职业倦怠应从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1)薪酬激励

亚当•斯密首先提出薪酬对教师倦怠的影响,这在现实中也是合乎道理的。人们普遍认为,对代理人最传统最直接的激励方式是激励性报酬。教师既有其专业性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与常人共同的人性。激励性的报酬安排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在所有职业收入中所占的地位的高低位次;二是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即建立在从教年限和政策基础上的增长和绩效上的激励。做好第一个方面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是对在职教师继续从教的激励;做好第二个方面则可以鼓励教师更加尽心工作,提升专业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晋升制度

晋升是对教师工作与能力的认可,本身就是激励性质的。专业组织中流行的“非升即走”惯例,越来越影响到聘任制下的教师管理。制定建立在教龄和绩效基础上的晋升制度,一方面是对教师表示认可,鼓励其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也起到挽留教师的作用。教龄与经验是教师的宝贵财富,学校应当对之提供相应回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理应受到更多的鼓励与尊敬。

(3)授权与问责

学校应当建立完整的授权与问责机制,以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独立性以及自治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们拒绝在外部压力下做事,尤其是在规则、规章、秩序和最后期限的压力下工作,因为这些外部压力干扰了他们的自治需要。人在拥有较大自主权时会更加自信、自尊,对自己的表现也就有更高的要求。通过鼓励个体自主决策,计划自己的行动路线,并且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可以增进他们的自主与自我决定需要。问责是对授权效果的监督检查,以激励教师,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目标。

(4)人文关怀

人们总是脱离开人性而只就教师的职业特点强调教师是楷模、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付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教师为人师表提出过高的要求,使教师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教师也有被满足的需要,而这却常被忽视。教师是一个情感高投入的职业,情感的高投入及高收益会带来极大的幸福感,但别人往往只看到教师幸福及充实的一面,并不了解教师工作的另一面,即情感高支出的同时,其折磨及挫伤也可能更大。长期以来的专业特性已经融入到教师的人格特质,使他们极其看重其投入的情感价值以及被人的尊重。

就学校范围来看,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怀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善于倾听;对教师工作的表扬与支持;多与教师交流;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等等。这些都可以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可以让教师感受到尊重,建立起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

我们不应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教师,教师也有自己的需求以及缺点,需要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与帮助。当他们遭遇到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产生职业倦怠时,外界的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重新给他们点燃热情。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