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 责任编辑:刘建婷 2018-06-04

摘要:为帮助广大考生了解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及出题方向,希赛小编特整理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供考生们参考,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重点请持续关注希赛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希赛小编整理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帮助广大考生了解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及出题方向,轻松备考!>>点此注册 获取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具体任务:1、允许小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培养坐、立、写字与看书的正确姿势,注意锻炼儿童的肌肉和手部动作,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2、培养小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引导儿童从知觉事物表面特征到本质特征,发展有意注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养盛唐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4、培养小学生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拉开了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帷幕。(采用班级授课制)

2、1896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国开始建立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处于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相对不稳定、尚未稳定的阶段。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他们独立自主意识、主动性、积极性都有所提高,产生了新的兴趣和动机。

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感觉、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注意和记忆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忆为主向有意识记忆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2)教师的知识修养

(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希赛2018幼儿 | 小学 |   中学笔试+面试网络网络班火热招生中!网络课堂+课程录播+在线答疑+真题模拟,涵盖90%考试知识点!>>点此试听!咨询热线:400-111-9811。咨询QQ:1431451852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网站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2018下半年报考教师资格证对所学专业有要求么?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