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教育科学研究

小学教师资格证 责任编辑:刘建婷 2018-06-06

摘要:为帮助广大考生了解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及出题方向,希赛小编特整理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教育科学研究,供考生们参考,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重点请持续关注希赛教师资格证考试网。

希赛小编整理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梳理:教育科学研究,帮助广大考生了解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及出题方向,轻松备考!>>点此注册 获取更多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1、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2、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A、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促进教师专业不段发展;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歩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调查法

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教育实验法

自然情境中的实验和实验室中的实验等

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的假设,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少误差的实验。

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

(四)教育行动研究法

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他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凯米斯提出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五)教育叙事法

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类型: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六)个案法

(七)历史法

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八)比较法

  四、教育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

1、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实证性研究报告(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

文献性研究报告

2、教育科学研究论文

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撰写

(一)撰写的基本要求:客观性、创造性、规范性

(二)撰写格式

希赛2018小学笔试+面试网络网络班火热招生中!网络课堂+课程录播+在线答疑+真题模拟,涵盖90%考试知识点!>>点此试听!咨询热线:400-111-9811。咨询QQ:1431451852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网站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流程是怎样的?
>>2018下半年报考教师资格证对所学专业有要求么?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