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考生因为不确定考试知识点,找不准复习方向。这里希赛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重要知识点:教育与人的发展,供各位考生参考: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重要知识点: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很重要的内容)
◆知识点 1:人的发展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知识点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启示: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适应最近发展区)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启示:不同阶段不同质,不能搞“一刀切”,量力而行)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教育启示:不同时期不同速,抓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机体之间的互补、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教育启示: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比较(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知识点 3: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知识点4: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1.内发论——内在需要(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性本能是人发展根本动因)、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势力说)、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优生学”)。
观点: 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外铄论——外在力量(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人之初,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斯金纳。
观点: 人的发展依靠外在力量,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学习是成长的主要途径。
1.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知识点 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内部因素
①遗传——可能性(物质基础)
遗传的意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辨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②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外部因素
③环境——现实性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
环境把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④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
1.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为什么)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概念】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辨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好消息!为帮助广大教资学员备考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希赛网免费推出36招轻松搞定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微课视频,快速突破考试重难点,>>点此学习 !
希赛2018幼儿 | 小学 | 中学笔试+面试网络网络班火热招生中!网络课堂+课程录播+在线答疑+真题模拟,涵盖90%考试知识点!>>点此试听!咨询热线:400-111-9811。咨询QQ:1431451852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