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考生因为不确定考试知识点,找不准复习方向。这里希赛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重要知识点:教学过程,供各位考生参考:
教学过程
◆知识点 5: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
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
中国
1.孔子: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荀子:闻、见、知、行。
3.礼《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朱熹——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西方
1.夸美纽斯: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2.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发展成五阶段:分析、综合、系统、方法(席勒)预备、联合、总括、应用(莱茵)。
3.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知识点 6: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单辩
1.间接性 2.交往性 3.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引导性简捷性)
◆知识点 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材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不等于能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辩
第一, 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 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 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材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能动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材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在教学中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一种倾向是脱离知识传授另搞一套的教育
◆知识点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知识点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一)备课——教好课的前提
(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四)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知识点 10:教学原则 ★
1. 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2.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乡土教材)——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3.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4.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顺序性
5.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阶段性
6.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个别差异性
7.直观性教学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8. 巩固性教学原则
著作 | 教育思想 | |
《学记》 |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启发性原则 |
"君子之教,喻也。" | ||
"学不躐等。" | 循序渐进原则 | |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 ||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 ||
《论语》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启发性原则 |
◆知识点 11:教学方法 ★
含义: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一)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
1.探究—研讨法——兰本达(美)
2.纲要图式教学法——沙塔洛夫
3.暗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洛扎诺夫
激发潜力,无意识
4.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
以学生为中心;移情性理解;尊重;真诚
5.发现法——布鲁纳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
维度 | 内容 |
以语言传递为主 |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
以直观感知为主 | 演示法、参观法 |
以实际训练为主 |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
以情感陶冶为主 | 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
◆知识点 12:教学组织形式
1.分类:个别指导、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2.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特点:班、课、时。
产生发展: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京师同文馆(现北京大学)
优越性:提高教学效率;局限性:不利于因材施教
◆知识点 13:教学评价
1.概念: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2.教学评价的种类
维度 | 具体分类 |
根据试试功能的不同 |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
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 | 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
根据评价主张 | 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
★好消息!为帮助广大教资学员备考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希赛网免费推出36招轻松搞定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微课视频,快速突破考试重难点,>>点此学习 !
希赛2018幼儿 | 小学 | 中学笔试+面试网络网络班火热招生中!网络课堂+课程录播+在线答疑+真题模拟,涵盖90%考试知识点!>>点此试听!咨询热线:400-111-9811。咨询QQ:1431451852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