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考生因为不确定考试知识点,找不准复习方向。这里希赛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重要知识点:中学生学习心理——认知过程,供各位考生参考: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重要知识点:中学生学习心理——认知过程
中学生学习心理——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伴随:注意
◆知识点 1:注意
1.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分类
种类 | 目的性 | 意志努力 | 产生的条件或者规律 |
无意注意 | 无 | 不需要 | 主客观条件 |
有意注意 | 有 | 需要 | 目的、间接兴趣、组织和意志力 |
有意后注意 | 有 | 不需要 | 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 |
3.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注意的范围(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知识点 2:感觉
1.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
(2)感觉后象:正后象、负后象
(3)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
(5)联觉
◆知识点 3:知觉
1.概念: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知识点 4: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1)陈述性记忆
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2)程序性记忆
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
(三)记忆的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与遗忘、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补充:
①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②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①消退说②干扰说③压抑(动机)说④提取失败说
(四)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简——背
1.明确记忆目的,较强记忆自觉性
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3.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4.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
5.对记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六、想象(补充)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2)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七、思维与问题解决★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单——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单
(一)思维
1.概念: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3.分类★
维度 | 内容 |
√思维的凭借物 |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
思维的逻辑性 |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
√思维的指向性 |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
√思维的创新性程度 | 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流畅性(数量)、变通性(类型)、独创性(新奇)。
4.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补充:
意志过程★——动机冲突
①双趋冲突 ②双避冲突 ③趋避冲突 ④多重趋避冲突
(二)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情境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① 问题的特征——难易
② 迁移——正负
③ 思维定势——积极与消极
④ 功能固着——消极阻碍
⑥ 原型启发
⑦ 动机的强度——中等强度
★好消息!为帮助广大教资学员备考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希赛网免费推出36招轻松搞定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微课视频,快速突破考试重难点,>>点此学习 !
希赛2018幼儿 | 小学 | 中学笔试+面试网络网络班火热招生中!网络课堂+课程录播+在线答疑+真题模拟,涵盖90%考试知识点!>>点此试听!咨询热线:400-111-9811。咨询QQ:1431451852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