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下是希赛网整理的“2019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面试真题(第五批)”,供各位考生参考,内容详情如下: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
题目来源:1月5日山东省临沂市面试考题
一、试讲题目
1. 题目:游褒禅山记
2. 内容: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3. 基本要求: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把握文中的说理顺序;
(3) 合理的板书设计。
二、答辩题目
1. 请你谈谈对本文的理解。
2. 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突破的?
高中语文《咏怀古迹(其三)》
题目来源:1月5日辽宁省本溪市面试考题
一、试讲题目
1. 题目:咏怀古迹(其三)
2. 内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 基本要求:
(1) 指导朗读;
(2) 分析诗歌情感;
(3) 试讲在10分钟以内。
二、答辩题目
1. 作者是如何通过昭君来表达自己的壮志未酬的?
2.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你是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
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
一、试讲题目
1.题目:必修一《荆轲刺秦王》片段教学
2.内容: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翻译并分析“易水送别”这一段;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二、答辩题目
略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