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2025下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有哪些易混淆知识点吗?暂时不知道也没关系,希赛网整理的2025下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易混淆知识点资料已更新,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在本文资料处下载该资料的PDF版本。
2025下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易混淆知识点你知道吗?希赛网将2025下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易混淆知识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帮助到考生。本资料的PDF版本可在本文文首本文资料处或文末的资料下载栏目下载。
2025下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易混淆知识点部分内容如下:
1.信息化vs信息系统
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传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过程。
信息系统:是由相互联系、依赖、作用的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狭义指由计算机硬件、网络、软件、信息资源、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用于处理信息流。广义包含组织内和环境中的人员、地点、事情信息,通过输入、处理、输出将数据转变为信息,具有决策支持等功能,包含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三个维度。
区别:信息化是宏观的社会发展过程,强调整个社会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转型;信息系统是实现信息化目标的具体技术和管理实践,是信息化中的具体手段。
2.集中式结构vs分布式结构(信息系统物理结构)
集中式结构:指物理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如早期单机系统或多用户系统通过终端共享资源。优点是资源集中、便于管理、利用率高;缺点是维护管理困难,资源集中导致系统脆弱,主机故障易使整个系统瘫痪。
分布式结构: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不同地点的硬件、软件、数据等资源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各系统可在网络管理下工作或独立运作。优点是顺应企业扁平化与网络化发展趋势,可按需求配置资源,应变能力强、便于扩展、安全性好(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体);缺点是资源分散,管理标准难统一,协调困难。
区别:集中式结构资源集中,管理方便但灵活性和可靠性差;分布式结构资源分散,灵活性和扩展性好,但管理协调难度大。
3. OSI模型vs TCP/IP模型
OSI 模型:由ISO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分层体系结构,共七层,从下到上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每一层在下层服务基础上提供更高级增值服务,通过分层分解复杂问题,保持层次独立性。
TCP/IP 模型: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模型,分为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层。主要特性包括逻辑编址、路由选择、域名解析等,包含IP、TCP、UDP等协议。
区别:OSI 模型是理论化的七层结构,层次划分详细;TCP/IP模型是实际应用的四层结构,更侧重于网络通信的实用性,是因特网的基础。
热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备考 | 2025下半年软考高级选科
推荐: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网络课堂 | 2025下半年软考报名时间及入口
课程: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报考指南 | PMP课程 | 25下半年系统集成备考经验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