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中项计算题考点详解与技巧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责任编辑:陈湘君 2025-08-20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软考中项计算题常见考点有哪些?软考中项计算题不同考点如何解题?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计算题考点详解与技巧详见正文。

软考中项计算题主要在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知识领域,分考点详解与技巧如下:

考点一:关键路径法(CPM)&六标时计算

解题技巧:

1.画图:如果题目给的是表格,务必在草稿上画出前导图(单代号网络图)。图形化是理解依赖关系和计算时差的最佳方式。

2.顺推求ES/EF:从开始节点出发,正向计算每个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结束时间(EF)。

EF=ES+工期。

当一个活动有多个前置活动时,它的ES=Max(所有前置活动的EF)。

3.逆推求LS/LF:从终点节点出发(终点节点的EF就是项目的总工期),反向计算每个活动的最晚结束时间(LF)和最晚开始时间(LS)。

LS=LF-工期.

当一个活动有多个后续活动时,它的LF=Min(所有后续活动的LS)。

4.找关键路径:总浮动时间(总时差)为0的所有活动串联起来的路径就是关键路径。

总浮动时间=LS-ES或LF-EF。

5.自由时差:一个活动在不影响其所有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可以拖延的时间。

自由时差=Min(紧后活动的ES)-当前活动的EF。

考点二:PERT三点估算

必背公式:

期望工期(均值)tE=(O+4M+P)/6

(O:最乐观时间,M:最可能时间,P:最悲观时间)

标准差(σ)σ=(P-O)/6

方差(σ?)σ?=[(P-O)/6]?(如果求整个路径的标准差,需要将路径上所有活动的方差相加后再开平方)

解题技巧:

1.先计算单个活动或整个路径的tE和σ。

2.题目通常会问“在X天内完成的概率是多少?”

3.计算标准差倍数Z=(目标时间-期望工期tE)/标准差σ

4.查标准正态分布表,根据Z值找到对应的概率。

5.常用概率值必须记住:

tE±1σ范围内概率是68.26%

tE±2σ范围内概率是95.46%

tE±3σ范围内概率是99.73%

考点三:挣值管理(EVM)——重中之重!

必背公式(四大基准、三个关键参数、四个评价指标、两个预测指标):

1.四大基准(计划值):

BAC:完工预算,项目的总预算。

2.三个关键参数(核心!必须分清!):

PV:计划价值,到某个时间点,计划完成的工作值多少钱?(看计划)

AC:实际成本,到某个时间点,实际花了多少钱?(看实际花费)

EV:挣值,到某个时间点,实际已经完成的工作值多少钱?(看实际成果)

技巧:EV是核心中的核心,解题时首先想办法求出EV。EV通常通过“完成百分比”来计算:EV=BAC*完成百分比或EV=当前活动的PV*完成百分比然后累加。

3.四个评价指标:

CV:成本偏差=EV-AC(>0好,<0坏)

SV:进度偏差=EV-PV(>0好,<0坏)

CPI:成本绩效指数=EV/AC(>1好,<1坏)

SPI:进度绩效指数=EV/PV(>1好,<1坏)

4.两个预测指标:

ETC:完工尚需估算。情况复杂,分三种情况:

典型(当前偏差代表未来趋势):ETC=(BAC-EV)/CPI

非典型(偏差是偶然的,后续按计划执行):ETC=BAC-EV

ETC重估:题目直接给出新的估算。

EAC:完工估算=AC+ETC。将上述三种ETC代入即可得到三种EAC。

最常用的典型公式:EAC=BAC/CPI

非典型公式:EAC=AC+(BAC-EV)

解题技巧:

1.死记公式:EVM的公式必须滚瓜烂熟,看到缩写就要立刻反应出它的中文名称和计算公式。

2.先找EV:90%的解题突破口都是先计算出EV值。

3.判断典型与非典型:做预测题时,必须看题目描述。“目前偏差代表未来趋势”、“将持续”等字样代表典型;“后续按计划执行”、“偏差不再出现”代表非典型。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4.理解含义:不仅要会算,还要能解释。例如,CPI=0.8意味着每花1元钱,只获得了0.8元的价值,成本超支。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