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软考中项后计划考高项,要怎么备考?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责任编辑:龙小林 2025-10-24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中项考生备考高项可复用十大管理等知识,但需攻克新增模块、论文写作等难点。备考分四阶段:1-2个月衔接基础,2-3个月攻坚难点,1个月强化真题,考前2周模拟冲刺。自学或报班依基础、时间等定,科学规划可助通关。

已通关软考中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考生,备考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具备天然优势——十大管理领域、基础计算等核心知识可直接复用。

但高项在考察深度、新增模块与考核形式上的升级,仍需科学规划备考路径。以下结合中项基础,拆解备考方法与报班选择逻辑。

1、精准定位差异,明确核心突破点。

高项考试通常在每年5月举行,距离中项(11月考试)约6个月备考周期,需重点攻克中项未覆盖的核心难点。

新增知识模块。在中项十大管理基础上,高项新增“绩效域”“项目集管理”“组织级项目管理” 等内容,且近年命题占比超30%。例如2025年上半年真题中,“交付绩效域的核心实践”“组织战略与项目组合对齐”等考点直接决定案例分析题得分。

论文写作壁垒。高项独有的3000字论文是通关关键,需结合“数字化项目治理”“敏捷项目管理”等前沿主题,融合理论与实务案例。中项无论文考核,此模块需从零建立写作框架与素材库。

深度与广度升级。计算题从基础挣值分析升级为“综合变更控制中的成本估算”“项目投资回报率计算”,案例分析题更侧重“跨项目协调”“风险应急方案设计” 等高阶场景。

2、制定4阶段备考规划

基础衔接期(1-2个月):梳理知识重叠区,标记高项新增点。用中项复习时的《十大管理思维导图》为蓝本,补充“49个绩效域实践”“项目集生命周期”等新增内容,形成高项专属知识框架。

难点攻坚期(2-3个月):突破论文与新增模块。论文每周练1篇,先套用“背景-问题-措施-成效”模板,再结合工作实际补充“数字化转型项目”“大型活动项目” 等案例;新增模块借助希赛网《高项新增考点精讲视频》,用“口诀记忆法”掌握 “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等复杂概念。

真题强化期(1个月):按考试节奏刷题,复用中项错题复盘经验。重点做近3年真题,案例分析题聚焦“跨模块融合题型”,论文对照评分标准自我批改。

模拟冲刺期(考前2周):适应考试强度,查漏补缺。用机考模拟系统完成3套完整试卷,论文限时写作;背诵“论文万能金句”“计算公示速查表”,强化记忆薄弱点。

依托中项打下的基础,高项备考无需从零开始。关键是精准突破新增难点,科学规划阶段任务。若论文与新增模块自学吃力,报班可快速提效;若基础扎实且擅长自主规划,自学同样能顺利通关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