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管理:典型试题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责任编辑:tries 2013-12-19

添加老师微信

备考咨询

加我微信

摘要:本书由希赛网软考学院组编,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级别的考试辅导指定教材。内容紧扣考试大纲,通过对历年试题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而成。每章内容分为知识点突破、典型试题分析、实战练习、练习题解析四个部分。本节为项目质量管理:典型试题分析。

12.2 典型试题分析

本节对一些典型的试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便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试题1

软件质量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__(1)__是测试软件质量的基础;__(2)__定义了一组用于指导软件开发方式的准则;__(3)__间接定义了用户对某些特性的需求。

(1)A.软件需求 B.软件分析 C.软件设计 D.软件实现
(2)A.开发文档 B.开发标准 C.维护手册 D.用户手册
(3)A.功能需求 B.非功能需求 C.期望需求 D.质量属性需求

试题1分析

测试就是检查软件是否正确、是否满足需求,而需求包含功能需求、性能需求以及质量需求等成分,因此软件需求是测试软件质量的基础,而软件分析、软件设计和软件实现是为了实现软件需求而做的技术工作。

开发标准为软件开发提供了指南并为技术行为规定了准则,开发文档记录了开发成果,维护手册为软件投入运行后提供维护指导,用户手册为用户提供操作软件的指南。

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质量属性需求直接定义了用户的需求。需求分急切的(need),稍缓的(wish)和目前来说是额外的(want),期望需求(wish)定义了用户的某些稍缓的、期望的需求。期望需求间接定义了用户对某些特性的需求。

试题1答案

(1)A (2)B (3)C

试题2

下述有关项目质量保证和项目质量控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4)__.

(4)

A.项目管理班子和组织的管理层应关注项目质量保证的结果
B.测试是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C.帕累托图通常被作为质量保证的工具或方法,而一般不应用于质量控制方面
D.项目质量审计是项目质量保证的技术和方法之一

试题4分析

为了有效地实施质量控制活动,人们使用工具: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帕累托图、散点图、核对表和趋势分析等,此外在项目质量管理中,还用到检查、统计分析等方法。

ü在IT项目中,常用的质量控制的工具与技术有检查、测试和评审。
ü查找造成质量问题原因的两个主要工具是因果图和流程图。
ü找出造成质量问题主要原因的两个工具是帕雷托图和直方图。
ü分析质量问题趋势的主要技术是趋势分析。
ü监控过程质量的工具是控制图。

质量保证是一项管理职能,包括所有的有计划的系统地为保证项目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而建立的活动,质量保证应该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期。质量保证一般由质量保证部门或者类似的相关部门完成。

质量审计是对其他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性的审查,是决定一个项目质量活动是否符合组织政策、过程和程序的独立的评估。项目质量审计是实施项目质量保证的一种常见方法。

试题4答案

(4)C

试题5

在质量计划中,__(5)__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可用来帮助人们识别并找出哪些变量对项目结果的影响最大。

(5)A.成本效益分析 B.基准分析 C.实验设计 D.质量审计

试题5分析

质量计划的工具和技术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基准分析、实验设计、质量成本。

(1)成本/效益分析。在质量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权衡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效益是指项目的各项工作做得好,能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其主要目标是减少返工,提高生产率,降低项目的成本,提高项目各干系人的满意程度。而符合质量要求的根本好处在于降低返工率,这就意味着较高的生产率、较低的成本和项目干系人满意度的提高。满足质量要求的成本主要是支出与项目质量管理活动有关的费用,而质量规划的目标是努力使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

(2)基准分析。基准分析就是将实际实施过程中或计划之中的项目做法同其它类似项目的实际做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改善与提高目前项目的质量管理,以达到项目预期的质量或其它目标。其他项目可以是执行组织内部的项目,也可以是外部的项目,可以是同一个应用领域的项目,也可以是其他应用领域的项目。

(3)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一种统计分析技术,可用来帮助人们识别并找出哪些变量对项目结果的影响最大。该技术主要用于项目产品或服务问题,例如,网络的设计者可能希望通过实验确定哪一种方案得出的结果更加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实验设计也可以用于诸如成本和进度计划平衡的项目管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例如,在某项目中,使用资深工程师要比使用年轻工程师所花费的月薪成本高,但是资深工程师却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所交给他们的工作任务,能够保证项目的时间进度。适当设计的实验,能根据初级和高级工程师的不同组合计算各自的项目成本和工期,能从有限的几种相关情况中决定最佳的方案。

(4)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为了达到产品或服务质量而进行的全部工作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包括为确保与要求一致而做的所有工作成本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于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全部工作成本叫做不一致成本。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三种: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而后者又可分解为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其中预防成本和评估成本属于一致成本,而故障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了使项目结果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而在项目结果产生之前而采取的一些活动;而评估成本是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为了评估项目的结果是否满足项目的质量要求进行测试活动而产生的成本;故障成本是在项目的结果产生之后,通过质量测试活动发现项目结果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为了纠正其错误使其满足质量要求而发生的成本。

试题5答案

(5)C

试题6

以下有关质量保证的叙述,错误的是__(6)__.

(6)

A.质量保证主要任务是识别与项目相关的各种质量标准
B.质量保证应该贯穿整个项目生命期
C.质量保证给质量的持续改进过程提供保证
D.质量审计是质量保证的有效手段

试题6分析

质量保证是一项管理职能,包括所有有计划地、系统地为保证项目能够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而建立的活动,质量保证应该贯穿于整个的项目生命期。质量保证还给另一个重要的质量过程--持续改进过程提供保证。持续过程改进提供了一个持续改进整个质量过程的方法。质量保证应贯穿于项目的始终。

质量审计是对其他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性的审查,是决定一个项目质量活动是否符合组织政策、过程和程序的独立评估。质量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其他质量管理活动的审查来得出一些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该项目以及实施项目的组织内其他项目的质量,是质量保证的有效手段。质量审计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随时的,可由公司质量审计人员或在信息系统领域有专门知识的第三方执行。

识别与项目相关的各种质量标准则是质量计划编制阶段的任务。

试题6答案

(6)A

试题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质量控制工具的是__(7)__.

(7)A.甘特图 B.趋势分析 C.控制图 D.因果图

试题7分析

质量控制的工具和技术有检验、控制图、帕累托图、统计抽样(统计分析)、流程图、趋势分析、缺陷修复审查、直方图、散点图等。甘特图则属于进度控制的工具。

试题7答案

(7)A

试题8

某企业承担一个大型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在项目过程中,为保证项目质量,采取了以下做法,其中__(8)__是不恰当的。

(8)

A.项目可行性分析、系统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测试、系统试运行等阶段均采取了质量保证措施
B.该项目的项目经理充分重视项目质量,亲自兼任项目QA
C.该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描述了项目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工作过程以及建立质量管理所需要的资源
D.要求所有与项目质量相关的活动都要把质量管理计划作为依据

试题8分析

项目经理要充分重视项目质量,在项目可行性分析、系统规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测试、系统试运行等阶段均采取质量保证措施,要求所有与项目质量相关的活动都要把质量管理计划作为依据,但项目经理一般不能兼任QA.

试题8答案

(8)B

试题9

某企业针对实施失败的系统集成项目进行分析,计划优先解决几个引起缺陷最多的问题。该企业最可能使用__(9)__方法进行分析。

(9)A.控制图 B.鱼刺图 C.帕累托图 D.流程图

试题9分析

通常,在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的工具有直方图、控制图、因果图、排列图、散点图、核对表和趋势分析等,这些工具都可以用于项目的质量控制。此外,在项目质量管理中,还用到检查、统计分析等方法。

(1)检查。检查包括诸如测量、检查和测试等活动,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是确定结果与要求是否一致。检查可以在任何管理级别上进行(例如,可以检验单一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检验项目最终的产品或服务)。检查又有多种说法,如审查、产品审查、审计、走查等,在具体的项目领域中,这些说法有着具体的含义。检查还用于确认错误纠正。检查表是常用的检查的技术。检查表通常由详细的条目组成,是用于检查和核对一系列必须采取的步骤是否已经实施的结构化工具,具体内容因行业而异。核对表是一种有条理的工具,可繁可简,语言表达形式可以是命令式口吻,如"开始招标";也可以是询问式口吻,如"招标工作已经完成了吗".

(2)控制图。控制图又称为管理图,用于决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或者可执行的,是反映生产程序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质量变动的状态图形,是对过程结果在时间坐标上的一种图线表示法。它用于确定过程是否"在控制之中".控制图是一个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变量交互的图表。当一个过程符合可接受的限制条件,这个过程就不需要调整,反之则需要调整。高控制限制条件和低控制限制条件常常设为=±3σ(标准偏差)。控制图以取样时间或子样多少为横坐标,以质量特征值为纵坐标,在图上分别画出上下公差界限、上下控制界限和中心线。控制图法是一种"基时整理"法,反映了质量波动状态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正常波动,还是因系统因素引起的异常波动。

(3)帕累托(Pareto)图。帕累托图来自于帕累托定律,该定律认为绝大多数的问题或缺陷产生于相对有限的起因。就是常说的80/20定律,即20%的原因造成80%的问题。Pareto图又叫排列图,是一种柱状图,按事件发生的频率排序而成,它显示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缺陷数量或不一致的排列顺序,是找出影响项目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的方法。只有找出影响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通常分为以下三类:A类为累计百分数在70%-80%范围内的因素,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B类是除A之外的累计百分数在80%-90%范围内的因素,是次要因素。C类为除A、B两类外百分比在90%-100%范围的因素。因此Pareto图法又叫ABC分析图法。

(4)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是项目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项目团队中主要负责质量控制的成员必须对统计有深刻的理解,其他团队成员仅需理解一些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统计抽样、可信度因子、标准差和变异性。标准差和变异性是理解质量控制图的基本概念。

(5)流程图。流程图是显示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图表。在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流程图包括因果图和系统或程序流程图。因果图(又叫因果分析图、石川图或鱼刺图)直观地反映了影响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各种潜在原因之间的关系。该技术首先确定结果(质量问题),然后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每个刺都代表着可能的差错原因,用于查明质量问题可能所在和设立相应检验点。它可以帮助项目团队事先估计可能会发生哪些质量问题,然后,帮助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除了因果分析图以外,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还包括系统或程序流程图,该流程图显示系统内部的不同因素之间怎样作用影响,从而能够帮助项目团队来预料哪些质量问题要发生,可能发生在什么地方,根据这些开发解决问题的办法。

(6)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涉及根据历史结果,利用数学技术来预测未来的成果。可用来跟踪一段时间内变量的变化。趋势分析经常用于监控技术绩效、成本和进度计划绩效。

(7)缺陷修复审查。缺陷修复审查是由质量控制部门或者相类似的组织进行,以确保产品的缺陷得到了修复,并且符合需求。

(8)直方图。直方图又称条形图、质量分布图、矩形图、频数分布图等等,是通过对抽查质量数据的加工整理,找出其分布规律,从而判断整个生产过程是否正常。直方图是由平行条状的若干条宽度相同的矩形构成,矩形的排列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根据矩形的分布形状和公差界限相对关系来探索质量分布规律,分析、判断整个作业过程是否正常、稳定。具体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分析,也可以将直方图与规格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是一种"基量整理"方法,其不足是不能反映质量的动态变化,且对数据量要求较大。

(9)散点图。散点图在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系方面非常有用。有相互关联可以帮助分析产生某个问题的原因。两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越大,图中的点越不分散。点趋于集中于一条直线附近。相反的,如果两种变量间很少或没有相关性,那么点将完全散布开来。本例中,湿度和差错间的关联性显得很强,因为点分布在一条虚拟直线附近。

(10)6σ管理法。"σ"(sigma)这一希腊字母,是用来描述任一过程参数平均值的分布或离散程度的。对商务或制造过程而言,σ是指示过程作业状况良好程度的标尺,σ值越高,则过程状况越好。也就是说,σ值指示了缺陷发生的频度,σ值越高,过程故障率越低,当σ值增大时,成本降低,过程周期时间缩短,客户满意度提高。

试题9答案

(9)C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