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单味药与中成药的备考需“分而治之”:单味药以“主治”为锚点,构建功效推导逻辑;中成药以“功能”为纲领,强化辨证选药能力。具体内容见下文。
在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单味药与中成药的分值占比接近1:1,是考生必须攻克的两大核心板块。两者在考查重点、记忆逻辑及命题规律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从功效主治、考查形式、备考策略三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
一、功效主治
1、单味药:主治病症为核心
单味药考查中,主治病症的分值占比高达34分,远超功效(18分)。例如:
(1)麻黄: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但考试更关注其主治“风寒表实证无汗、咳嗽气喘、风水水肿”;
(2)黄连: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需重点记忆其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高热神昏”。
考生需通过功效推导主治,例如“细辛”功效含“温肺化饮”,对应主治“寒饮伏肺、咳嗽气喘、痰多清稀”。
2、中成药:功能表述为关键
中成药功能分值达30分,主治仅15分。例如:
(1)银翘解毒丸:功能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
(2)龙胆泻肝丸:功能为“清肝胆、利湿热”,主治“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
需注意中成药功能表述的规范性,如“疏风解表”与“发散风寒”的适用范围差异。
二、考查形式
1、单味药:细节陷阱与对比考查
(1)时间节点:如“朱砂入丸散的用量为0.1-0.5g”,需精确记忆;
(2)相似药物对比:如“羌活与独活”均能祛风湿,但羌活善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独活善治“下半身风寒湿痹”;
(3)特殊主治:如“白芷”能“燥湿止带”,需与“苍术”的“燥湿健脾”区分。
2、中成药:综合分析与案例题
(1)配伍意义:如2023年真题考查“麻仁软胶囊”中佐药(炒枳实、姜厚朴)的作用为“行气消积、增润肠通便之力”;
(2)辨证选药:如根据“风寒水饮证”选择“小青龙合剂”,需结合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喘咳)与方剂组成(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综合判断;
(3)使用注意:如“安宫牛黄丸”含朱砂、雄黄,孕妇禁用,需关注药物禁忌与特殊人群用药。
三、备考策略
1、单味药:构建“功效-主治”逻辑链
(1)重点章节:清热药(石膏、黄连)、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川贝母)、补虚药(人参、黄芪)分值占比高;
(2)记忆技巧:通过功效推导主治,如“柴胡”功效含“疏肝解郁”,对应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
(3)避坑指南:关注“使用注意”与“性能特点”,如“附子”回阳救逆但“有毒,先煎久煎”。
2、中成药:掌握“功能-主治-组成”三角关系
(1)核心章节:内科常用成药(第22章)分值占比超40%,需重点突破;
(2)记忆技巧:
口诀法:如“银翘解毒丸——双花双热(金银花、连翘,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对比法:如“牛黄上清片”与“黄连上清片”均能“散风清热、泻火止痛”,但前者“热毒内盛”更重,后者“肺胃热盛”更显。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相关推荐:
药学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