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物分析是执业药师考试的核心科目,其核心任务是通过科学方法评估药品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体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在了下文中。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物分析》科目聚焦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涵盖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及生物技术法四大类。本文从检测方法分类、技术原理、标准要求及考试重点四方面展开解析,助力考生系统掌握检测逻辑与合规操作要点。
一、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通过化学反应定量测定药物成分,是药品检验的基础手段。
1、重量分析法:通过分离、称量被测组分确定含量,如沉淀重量法测定硫酸盐含量。其优势在于无需标准溶液,误差较小,但操作耗时,适用于高纯度原料药检测。
2、滴定分析法:以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为代表,通过试剂与被测物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含量。例如,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化物杂质,利用Ag⁺与Cl⁻生成沉淀的原理,操作简便且灵敏度高。
3、pH值测定:采用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原电池,通过电位差计算溶液酸度。药典规定水溶液pH值需使用不低于0.01级的酸度计测定,确保结果准确性。
二、光谱分析法
光谱技术通过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特性分析成分,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的特点。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含共轭结构药物的定量分析,如测定维生素B12的吸收峰。药典规定需建立标准曲线并验证线性范围,相对标准偏差(RSD)应小于2%。
2、红外光谱法:通过特征官能团吸收峰鉴别药物结构,如区分阿司匹林原料药与水杨酸杂质。
3、原子吸收光谱法:专用于金属杂质检测,如铅、砷等重金属,检测限可达ppb级,符合ICH Q3D指南对元素杂质控制的要求。
三、色谱分析法
色谱法通过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的分配差异实现分离,是复杂样品分析的首选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广泛应用于药物含量测定与杂质检查。例如,使用C18色谱柱分离阿莫西林中的聚合物杂质,检测限可达0.01%。药典规定需控制系统适用性参数,如理论板数≥2000、分离度≥1.5。
2、气相色谱法(GC):用于挥发性成分分析,如检测乙醇残留溶剂。根据ICH Q3C指南,GC需满足峰纯度要求,避免共流出物干扰。
3、薄层色谱法(TLC):作为定性筛查工具,常用于药物中有关物质的限量检查。例如,通过展开剂分离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Rf值应符合药典规定范围。
四、生物技术法
生物技术法适用于生物制品与大分子药物检测。
1、电泳法:通过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分离蛋白质、核酸等,如SDS-PAGE测定胰岛素纯度。
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用于抗生素效价测定,如青霉素类药物的生物活性检测,需与化学法结果对比验证。
五、检测标准与验证要求
药典对检测方法提出严格验证要求,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等八大指标。例如:
1、准确度:以回收率表示,原料药需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验证,制剂需在空白辅料中加入被测物对照品测定。
2、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同一分析人员多次测定RSD≤2%)、中间精密度(不同实验室间RSD≤5%)等。
3、耐用性:在温度、流速等条件微小变动时,结果偏差应≤5%。
六、考试重点与备考建议
执业药师考试常结合药典案例考查方法选择逻辑,如:
1、杂质检查:根据杂质类型选择化学法(如银盐沉淀法测氯化物)、色谱法(如HPLC测有机杂质)或光谱法(如原子吸收测重金属)。
2、含量测定:优先选择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方法,如HPLC测定复方制剂中多种成分。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相关推荐:
药学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