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潮式呼吸和间断呼吸均为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的表现,但间断呼吸的呼吸中枢抑制程度更重,病情更为危急。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变化,一旦发现潮式呼吸或间断呼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抢救治疗,同时做好患者的护理。
在护理职称考试中,潮式呼吸与间断呼吸是反映呼吸中枢功能的关键指标。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深浅快慢周期性变化,间断呼吸则为规律呼吸后突然暂停,二者均提示病情危重。护士需掌握其临床意义,及时识别异常呼吸,配合医生采取抢救措施并做好护理。
一、潮式呼吸的临床意义
潮式呼吸又称Cheyne-Stokes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加深加快,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变浅变慢,随后出现5-30秒的呼吸暂停,周而复始,形似潮水涨落。其发生机制为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仅在缺氧严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至一定程度时才被刺激而增强呼吸,当二氧化碳排出后,呼吸中枢失去有效兴奋,呼吸减弱甚至暂停。
潮式呼吸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等,这些疾病可直接损伤呼吸中枢或影响其血液供应,导致呼吸节律异常。此外,药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麻醉药过量)、代谢性酸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肾衰竭等也可引起潮式呼吸。部分老年人在深睡时出现潮式呼吸,可能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潮式呼吸的出现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预后较差,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改善心功能等,同时给予吸氧、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
二、间断呼吸的临床意义
间断呼吸又称Biot呼吸,表现为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其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的程度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常在呼吸停止前出现。
间断呼吸多见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如大量脑出血或脑干出血压迫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节律紊乱。此外,其他严重疾病的终末期,如晚期肿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也可能出现间断呼吸。间断呼吸一旦出现,往往预示着病情危重,患者随时可能发生呼吸骤停,需立即进行积极抢救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呼吸兴奋剂等,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导致呼吸衰竭的病因。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护理学(师)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2025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护理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