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距离初级经济师考试临近,此次给大家分享的是“2019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核心知识点:工商企业”,仅供参考。更多初级经济师知识点信息,请关注希赛网经济师频道。
2019年初级经济师《工商管理》核心知识点:工商企业
1.企业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企业作为协作劳动的一种组织方式,其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新制度学派的观点:新制度学派是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形成的原因。认为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较低交易费用的资源配置方式
2.企业的含义:必须一定的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是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经济组织,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3.企业的条件:正式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登记,有专门的名称、固定的场所和组织章程,有独立的资产实行独立核算,能独立对外开展经营活动
4.经营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动力机制:强大的经济动力是形成经营机制的决定因素,资产和利益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动力源泉,动力机制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利和劳动者机制性
调节机制和产销机制:包括原材料商品自主选购、生产计划自主制定、产品或商品自主销售、以及调节投资主体、领导体制、内部组织结构、经济利益关系、内外部关系等,供应、生产和销售是企业日常生产的三个基本环节
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包括多重利益约束机制、财务平衡约束机制、权力平衡约束机制
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包括发展资金自我积累、筹资渠道自主选择、投资项目自主决定、法人财产依法所有
5.企业素质:包括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素质、管理素质、文化素质
6.企业要素: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知识、时间、空间、市场、客户、环境、管理
7.企业与市场的对比
优势:有效的社会分工、节约费用、减少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解决冲突的机制更有效、能实现良好的沟通
弱势:信息传递易缺失、监督成本增加、激励机制效力减弱、官僚内耗现象产生
8.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技术进步(生产要素的特定组合)、多样化经营(企业兼并、合并,投资建立新厂,研究开发新产品)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