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伙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组成的合作经营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考虑合伙企业的共同收入、共同费用、个人收入和个人费用等因素。那么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合伙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各个企业的经营所得;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3、本企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本企业的经营所得/Σ各个企业的经营所得;
4、本企业应补缴的税额=本企业应纳税额-本企业预缴的税额。
二、合伙企业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1)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2)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3)协商不成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4)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合伙企业应纳税所得包括
1、共同收入
合伙企业的共同收入是指由合伙人共同产生的收入,包括利润、利息、股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合伙企业应将共同收入计入纳税所得额。
2、共同费用
合伙企业的共同费用是指由合伙人共同承担的费用,包括物品购置、租金、水电费、工资、保险费等。合伙企业应将共同费用计入扣除项目中。
3、个人收入
合伙企业的个人收入是指合伙人从合伙企业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分享利润、津贴、奖金、福利等。个人收入应当单独计算,并按照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进行缴纳。
课程名称 | 课程价格 | 课程链接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导学班![]() | 免费 | 点击试听 |
中级经济师各科试听视频 | 免费 | 点击听课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扫码查询>>>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 | 扫码直达>>>经济师课程咨询 ![]() | |
更多经济师课程请点此查看 |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