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备考过程中,部分考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高频考点是怎样的?别担心,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收集资料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作为公共科目,涵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六大模块,共37章内容。其考试题型包括约70道单选题和约35道多选题,满分140分,合格线为84分。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含三方面核心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例如,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有机结合,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弥补市场失灵。
二、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需求与供给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需求的构成要素包括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而供给则受生产成本、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均衡价格是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政府通过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等干预措施,可分别保护消费者利益或生产者利益,但需配套实施配给制或政府收购等保障措施。
三、市场结构理论
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类型。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定价权、产品差异性和进入壁垒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垄断市场中企业可通过控制产量影响价格。理解市场结构有助于分析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
四、国民收入核算与宏观经济模型
国民收入核算通过GDP、GNP等指标衡量经济总量,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如凯恩斯消费函数)则揭示了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凯恩斯认为,消费由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组成,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理解消费行为的关键。这些理论为分析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问题提供了基础框架。
五、财政收入与税收制度
财政收入是国家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其来源包括税收、非税收入等。税收制度涉及税种分类、税率设计和税收征管等环节。例如,增值税作为流转税的核心税种,通过避免重复征税促进了商品流通;个人所得税则通过累进税率调节收入分配,体现社会公平。
六、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货币供求平衡是经济稳定的前提。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政策目标。例如,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中央银行可能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而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则可能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需求。
课程名称 | 课程价格 | 课程链接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导学班![]() | 免费 | 点击试听 |
中级经济师各科试听视频 | 免费 | 点击听课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扫码查询>>>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 | 扫码直达>>>经济师课程咨询 ![]() | |
更多经济师课程请点此查看 |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