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备考过程中,部分考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考证期间效率最低的几种行为是怎样的?别担心,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收集资料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备考是一场与时间、精力、方法的综合博弈,但许多考生在冲刺阶段仍陷入“低效努力”的怪圈——看似每天学习3小时,实则有效进度不足30%。以下5种行为是考证路上的“效率杀手”,若不及时纠正,可能让努力付诸东流。
一、沉迷笔记网课
“笔记越厚越有安全感”“网课刷完=知识掌握”——这是典型的“输入型伪努力”。
部分考生将大量时间花在整理精美笔记、反复观看网课上,却忽视了对核心考点的提炼。例如,备考经济师时,有人将老师讲的每句话逐字记录,甚至用不同颜色标注,但从未总结公式间的逻辑关系。
本质问题:被动输入未转化为知识内化,大脑处于“机械抄写/观看”状态,记忆留存率不足30%。
破解方法:以“输出”倒逼输入——每学完一章,用思维导图梳理框架,或自拟3道典型例题讲解给自己听。
二、机械背诵
“死记硬背”是考证大忌,尤其在涉及计算、案例分析的科目中。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导致考试时稍变题型就无从下手。
本质问题:大脑未建立知识点间的关联网络,缺乏灵活调用能力。
破解方法:用“费曼学习法”检验理解——尝试向他人解释概念,或结合真题分析考点应用场景。
三、不做规划
缺乏系统性规划的备考,极易陷入“重复学已掌握内容,忽略薄弱环节”的怪圈。
例如,有人今天刷经济基础的选择题,明天背金融专业的简答题,后天又去看法律条文,结果每个模块都停留在浅层学习;有人直到考前一周才发现,自己最该拿分的计算题模块几乎未练习。
本质问题:未根据考试分值分布、自身基础制定优先级策略。
破解方法:用“四象限法则”规划任务——将知识点按“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等分类,优先攻克高频考点。
四、夜自我感动
“凌晨5点起床学习”“熬夜到1点刷题”——这种“自我感动式努力”实则弊大于利。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形成“学1小时,走神30分钟”的恶性循环。例如,有人早起后因犯困,只能机械翻书,实际吸收的知识不足正常状态的50%。
本质问题:忽视“精力管理”,用身体疲劳替代有效学习。
破解方法:遵循“90分钟学习+15分钟休息”的节奏,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并通过运动提升专注力。
五、从不复盘
“只做题不总结”“只听课不纠错”——这是备考中最隐蔽的效率黑洞。
例如,有人刷完500道经济师选择题,却从未整理错题本,导致同类错误反复出现;有人模拟考后只看分数,不分析时间分配、知识点漏洞,下次考试依然卡在相同环节。
本质问题:未通过复盘将“经验”转化为“能力”。
破解方法:建立“错题本-考点分析-改进策略”闭环,每周留出2小时专项复盘薄弱环节。
课程名称 | 课程价格 | 课程链接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导学班![]() | 免费 | 点击试听 |
中级经济师各科试听视频 | 免费 | 点击听课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扫码查询>>>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 | 扫码直达>>>经济师课程咨询 ![]() | |
更多经济师课程请点此查看 |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