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备考过程中,部分考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经济基础考点有哪些?别担心,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收集资料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经济基础知识》作为公共科目,覆盖经济学理论、财政、货币金融、统计、会计、法律六大模块,是考生必须攻克的“硬骨头”。但通过分析近五年真题发现,约60%的分值集中在20个高频考点上,且命题规律稳定。掌握这些“必考点”,能大幅提升备考效率,轻松突破合格线。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该考点是《经济基础》的“灵魂”,年年必考且分值占比高。需重点掌握:
制度内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位一体”。
三者关系: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如公有制为主体要求按劳分配为主,而资源配置需“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结合。2025年大纲新增“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内容,需结合“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解。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自负盈亏)、私营经济(雇佣劳动)、外资经济(三资企业)的区别是高频考点。
二、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章节中,GDP的计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是每年必考的基础题。需牢记:
支出法公式: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
收入法核心: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陷阱提示:注意“投资”包含存货投资,而非仅指金融投资。2022年真题中,将“购买股票”误计入GDP的选项迷惑性极强。
三、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政府干预手段是案例分析题的“常客”。例如:
负外部性:企业排污导致社会成本增加,政府可通过征收“排污费”内化外部成本。
公共物品:国防、路灯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征,需政府提供。2025年大纲新增“数据”作为广义资源,可结合“数据产权”分析市场失灵新表现。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及适用场景是计算题和综合分析题的重点。例如:
财政政策乘数:政府支出增加1单位,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1/(1-MPC))。
货币政策传导:央行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增加总需求。
五、统计与会计
统计模块中,集中趋势(均值、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是必考题;会计模块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本结构需烂熟于心。例如:
标准差公式:σ=√[Σ(xi-μ)²/N],用于衡量数据离散程度。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编制报表的核心逻辑。
课程名称 | 课程价格 | 课程链接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导学班![]() | 免费 | 点击试听 |
中级经济师各科试听视频 | 免费 | 点击听课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扫码查询>>>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 | 扫码直达>>>经济师课程咨询 ![]() | |
更多经济师课程请点此查看 |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