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研降温50万VS考公热潮550万!2025年数据揭示:选择考研还是考公不是"二选一",而是"谁更匹配你"。
之前遇到同学拿着三本"考研二战失败证明"哭诉:"都25岁了,考公又要从头开始!"这种纠结几乎每届都有。不是先考研还是先考公的"先后问题",而是你适不适合考研的问题!很多人被"双非读研才能考好单位"的说法误导,却忘了看清行业本质:银行总行核心岗只要硕士,但税务局基层岗更看重公务员考试能力。
与其问哪条路更容易,不如先做三个灵魂拷问:你真正喜欢学术研究还是执行政策?经济能力能支撑3年学习还是想快速就业?家庭支持哪种职业路径?数据显示,公务员体系录取后薪资增长缓慢,但起点比刚毕业的硕士更稳定;而硕士进企业平均起薪高35%,但面临学历贬值风险。去年某985金融硕士坦言:"我导师一届7人,4个进了银行,2个考公落选,仅1人继续读博"——不是所有专业都值得读研。因此,是先考研还是考公?这得问问你内心的真实声音。
别被"读研再考公更吃亏"吓退!某些公务员岗位专门为研究生设限,比如2025年中央部委招录中,35%岗位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竞争比从本科生的60:1降至25:1。更惊喜的是,研究生考公有"应届生优势期"——研一就能参加当年公务员省考,很多成功案例都是"一边上课一边考公"。但关键提醒:理工科专业先考研性价比高,文科生要考虑三年后再考公是否错过黄金年龄。
与其内耗挣扎,不如制定专属策略。考公导向的同学可直接考,但留意有"双证书"的MBA项目;考研究向的同学也别放过每年3-4次公考机会。正如去年上岸某省直机关的学长所说:"研一时用碎片时间备考,结果比全职考生准备得更充分"。最终,是否先考研还是考公?答案不在别人嘴里,而在你未来5年的职业想象中——想清楚"我要什么样的生活",路自然会浮现。
长按识别进入小程序>>> 1分钟考研精准择校 | 长按识别进入小程序>>> 考研数学历年真题及强化题在线做题 |
考研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