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中,有一些重要知识点几乎是每年必考,比如素质教育的内涵、教师的主要权利、学生的主要权利、教育目的等等。以下是希赛网教师资格频道整理的“2020年教师资格证笔试重要知识点整理(第一批)”,内容详情如下:
重要知识点1:素质教育的内涵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重要知识点2:教师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
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
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重要知识点3:学生的主要权利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参加教育教学权。
(2)获得学业证书权。
(3)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4)隐私权:
不得私自查阅学生的日记、信件、电子邮件、短信等;不得公开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等。
(5)人身自由权: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6)人格尊严权:学校、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重要知识点4:不同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形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学校】
(1)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学具、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因素的。
(2)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或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有关规定的。
(3)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
(1)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
(2)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重要知识点5: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重要知识点6:学生心理研究的方法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
记忆内容:
(1)观察法: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的方法。观察法是研究幼儿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和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3)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幼儿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
(4)调查访问法: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重要知识点7: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
基本观点: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基本观点: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杜威。
基本观点:“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强调的是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重要知识点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阶段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①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②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9~12个月)
前运算阶段
2~7岁
①“万物有灵论”;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具体运算阶段
7~11岁
①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守恒性);
②自我中心性;③思维具有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
11~16岁
①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②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重要知识点9:“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重要知识点10:《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版)主要内容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
记忆内容: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重要知识点11:注意的品质
可能考查形式: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记忆内容:
(1)注意的稳定性:3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儿童能够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5~6岁儿童可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甚至可达到20分钟。
(2)注意的广度: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3)注意的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4)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重要知识点12:遗忘的规律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
记忆内容:(记得去看看遗忘规律趋势图)
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遗忘曲线”。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
重要知识点13:中外教育家及其思想
可能考查形式:选择题
记忆内容:
(1)陈鹤琴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中国幼教之父”:①1923年创立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②创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提出“五指活动”形式;提出了“整个教学法”,又称为单元教学。
(2)陶行知是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晓庄学校;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3)杜威是20世纪上半期儿童中心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主张把课程和教材建立在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