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备考知识点:课程内容

小学教师资格证 责任编辑:胡敏娟 2020-04-23

摘要:希赛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备考知识点:教育的起源,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希赛网教师资格证频道。

知识点精讲3 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1)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式是把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即课程内容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阶段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又称垂直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横向发展又称水平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逻辑顺序是指按照学科本身的体系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

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2019上】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先呈现动植物的基本知识,接着是与动植物有关的生态系统知识,再是与人类相关的生态系统知识。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属于( )。

A. 直线式

B. 螺旋式

C. 并列式

D. 循环式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螺旋式和直线式,直线式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再呈现。螺旋式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前后内容重复出现,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根据题干描述,前后内容有重复,因此选B。

2.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方式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教科书)是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方式。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课程设置(中心和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地位: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和编排的总体规划,体现了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内容:前言、课程目标(中心内容)、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地位: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同时还是教材编写、考试命题的依据。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编写教科书的基本要求:

(1)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3)突出基础教育的特点,处理好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4)妥善编排教学体系,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性。

(5)其形式符合心理学、卫生学、美学要求,力求整齐美观、图文并茂、牢固耐用、便于携带等。

教科书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检 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2019上】某小学拟编写一本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编写这一教材的主要依据应为(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课程标准

D. 课程计划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课程标准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及考试命题的依据。根据题干选C。课程计划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目标一般是三维目标,教学内容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授课内容。

3. 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第一,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制约着课程开发的方向。第二,课程的门类、深度和广度、编排形式等设计和开发,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程度和水平,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第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学校课程的门类,制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阶级意识决定着课程的管理和课程的方向。第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知识的进步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内容、种类和结构,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影响着课程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学科的特征和性质决定对学科知识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开发要体现学科的性质。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科学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课程的编制应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2018上】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 )

A. 知识、技能与情感

B. 难度、广度与深度

C. 社会、儿童与学科

D. 政治、经济与文化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社会、儿童与学科是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三因素。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