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备考过程中,部分考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2025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内容有哪些?别担心,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收集资料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对于计划在2025年报考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的考生而言,明确考试内容、掌握备考方向是顺利通关的关键。作为软考高级资格认证中的核心科目,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信息系统规划与管理领域的专业能力,考试内容涵盖理论、实操与综合分析三大维度。
一、考试科目:三大模块构建知识体系
2025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采用无纸化形式,考生需在计算机上完成三门科目的作答,总时长360分钟。具体科目及考试时长如下:
系统规划与管理综合知识(120分钟,选择题):考察信息系统基础理论、规划方法与管理能力,覆盖技术发展、规划工具、法律法规等12个知识领域。
系统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120分钟,问答题):通过真实场景案例,检验考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考察流程优化、风险管控等实操技能。
系统规划与管理论文(120分钟,论文题):要求考生围绕指定主题(如“数字化转型下的IT服务管理创新”)撰写论文,需结合理论、案例与未来趋势,展示综合分析能力。
二、内容要点:理论与实操并重
1. 综合知识:覆盖全链路规划能力
技术基础: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发展、数字中国与数智化转型、系统科学与哲学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
规划方法:云资源规划、网络环境规划、数据资源规划、信息安全规划,以及智慧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场景化规划。
管理能力:信息系统治理、服务管理(ITIL框架)、人员管理、技术研发管理,兼顾合规性(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2. 案例分析:聚焦问题解决与流程优化
案例题通常围绕IT服务管理(ITSM)流程展开,例如:
运维流程缺陷分析:如“某企业事件管理流程响应超时,如何优化?”
云迁移风险管控:如“制定金融行业核心系统上云的风险应对方案。”
数字化转型成效评估:如“通过KPI指标量化某制造企业数字化改造效果。”
3. 论文: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结合
论文需涵盖“背景-方法-实施-效果-反思”五部分,例如以“基于AI的智能运维体系构建”为主题时,需补充具体数据:“引入AI故障预测模型后,系统可用性提升至99.99%,年运维成本降低30%。”
三、备考策略:分阶段突破难点
1. 基础阶段:研读大纲,搭建框架
结合新版考试大纲,标记“信息系统治理”“云资源规划”等高频考点,优先攻克占比30%的核心章节。
使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脉络,例如将“IT服务管理流程”拆解为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等子模块。
2. 强化阶段:真题模拟,提升实操
每周完成2套案例分析真题,严格计时(40分钟/套),重点训练“问题识别-工具应用-方案输出”的答题逻辑。
积累论文素材库,分类整理“数字化转型”“云原生架构”等主题的案例与数据。
3. 冲刺阶段:模板优化,查漏补缺
案例分析总结高频题型套路,例如“偏差分析题”按“现状描述-原因追溯-改进措施”三步作答。
论文采用“背景-过程-结果-反思”结构,补充具体案例,增强说服力。
热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备考 | 2025年软考报名时间及入口
活动:资料下载 | 新人礼包 |"ITTO速记王者"记忆挑战赛
备考:章节练习+真题 | 软考备考学习资料 | 软考免费课程
课程:论文专题讲解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报考指南
软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