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包括哪些部分?通信系统一般模型由信源产生信息,经发送设备编码调制后通过信道传输,接收设备解调解码还原信号,最终由信宿接收,过程中受噪声源干扰。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是描述信息从发送端到接收端完整传输过程的抽象框架,主要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以及噪声源六个核心部分构成,各部分功能及关系如下:
1. 信源(信息源头)
信源是产生需传输信息的源头,可分为模拟信源(如语音、图像)和数字信源(如文本、二进制数据)。其作用是将原始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形式,例如麦克风将声音转换为模拟电信号,计算机生成数字信号。
2. 发送设备(信号处理与调制)
发送设备负责将信源输出的信号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的形式,主要包含:
编码器: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如PCM编码)或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加密。
调制器:将基带信号(低频)调制到高频载波上,以适应信道特性(如频率选择、抗干扰)。例如,将语音信号调制到无线电频段进行无线传输。
放大器:提升信号功率,确保传输距离。
3. 信道(传输媒介)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物理通道,可分为有线信道(如双绞线、光纤)和无线信道(如空气、自由空间)。信道特性(如带宽、衰减、干扰)直接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4. 接收设备(信号解调与还原)
接收设备完成与发送设备相反的过程,包括:
解调器:从高频载波中提取基带信号。
解码器:还原数字信号或解压缩、解密数据。
滤波器:消除信道噪声和干扰。
5. 信宿(信息终点)
信宿是信息的最终接收者,如扬声器(语音)、显示器(图像)或计算机(数据),将电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形式。
6. 噪声源(干扰因素)
噪声源代表信道中不可避免的干扰,包括内部噪声(如设备热噪声)和外部噪声(如电磁干扰)。噪声会降低信号质量,需通过抗干扰技术(如扩频、纠错编码)抑制。
模型关系:信源产生信号→发送设备处理并调制→信道传输→接收设备解调并还原→信宿接收,噪声源贯穿全程影响信号。该模型是分析通信系统性能(如误码率、时延)的基础框架。
热门:2025年通信工程师真题答案 | 通信工程师学习包-高效备考
推荐:2026年通信工程师考试时间 | 2026年通信工程师报名时间
备考:通信历年真题在线自测 | 通信备考资料免费下载 | 通信课程免费试听
通信工程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