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肛肠疾病,指的是直肠小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因淤血、扩张和屈曲而形成的静脉团。了解痔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因探寻
- 肛窦、肛腺慢性感染因素:肛窦、肛腺若长期存在慢性感染,炎症会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影响静脉回流,进而增加痔形成的风险。
- 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长期饮酒以及偏好辛辣刺激食物,会使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受到反复刺激,导致血管扩张,容易引发痔。
- 腹内压长期增高因素:长期存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如患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等疾病,或者从事长期站立、久坐等职业,都可能使直肠静脉丛压力升高,阻碍血液回流,促使痔的形成。
- 直肠局部解剖因素:直肠的特殊解剖结构特点,例如静脉壁薄弱、缺乏静脉瓣等,使得直肠静脉在承受压力时,更容易出现淤血、扩张,这也是痔发生的一个内在因素。
二、分类详述
- 内痔:内痔位于齿状线的上方,其表面覆盖着直肠黏膜。在直肠下端,内痔好发于左侧、右前或右后部位(截石位3、7、11点处)。由于该区域的血管分布特点,这些部位更容易出现静脉丛的曲张。
- 外痔:外痔处于齿状线下方,其表面由肛管皮肤覆盖。外痔在外观上可直接观察到,通常表现为肛门周围的肿物。
- 混合痔:混合痔是由齿状线上、下静脉丛同时发生曲张而形成的。它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特征,既会有内痔的便血、痔块脱出等表现,也会出现外痔的肛门不适、潮湿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
- 内痔表现:内痔的主要症状为排便时无痛性出血,血液通常为鲜红色,多在排便后滴出或喷射而出。随着病情进展,痔块会逐渐增大并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则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
- 外痔表现:外痔主要引起肛门不适,患者常感觉肛门周围有异物感,局部较为潮湿。在炎症刺激或分泌物刺激下,还可能伴有瘙痒症状。当外痔发生血栓或炎症时,会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
- 混合痔表现:混合痔综合了内痔和外痔的临床表现,既有便血、痔块脱出,又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治疗原则
- 初期治疗:在痔初期,症状往往较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等,症状可能会自行缓解。对于嵌顿性痔初期,应尽早采用手法将痔核还纳,以防止组织坏死。
- 药物及微创治疗:对于1-2度内痔,可选用注射疗法,将硬化剂注射到痔核内,使其萎缩;胶圈套扎法也是常用手段,通过胶圈的弹性收缩,阻断痔核的血液供应,使其坏死脱落。
- 手术治疗:对于2、3度内痔及混合痔,通常采用痔核切除术,直接切除病变的痔组织。对于疼痛剧烈的血栓性外痔,可行血栓性外痔剥离术,将血栓取出,缓解疼痛。
五、护理要点
- 疼痛缓解:局部热敷或温水坐浴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坐浴时一般选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这种溶液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够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和不适。
- 保持大便通畅:术后1-2天应以无渣或少渣的流食、半流食为主,这样可以减少粪便形成,避免对手术创面的刺激。若出现便秘,可口服液体石蜡或其他缓泻剂,但要禁忌灌肠,以免损伤手术部位。平时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富含粗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同时多饮水,保持饮食清淡。
六、并发症预防
- 切口出血:术后24小时内,患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以免因活动导致手术创面摩擦、牵拉而出血。24小时后,可适当下床进行轻体力活动,促进身体恢复,但仍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 切口感染:术前应避免清洁灌肠,因为灌肠可能会导致肠道内细菌移位,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同时,术后要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按时换药。
- 肛门狭窄:肛门狭窄多是由于术后瘢痕挛缩所致。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排便困难及大便变细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肛门狭窄。若发生狭窄,应及早进行扩肛治疗,通过逐渐扩张肛门,恢复其正常功能。
如需更多免费备考资料、免费核心母题、免费视频课程等,请在应用市场搜索【希赛医卫题库】下载APP,或直接扫描下方小程序免下载先体验,包含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功能~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300元/全科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执业护士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