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因体内维生素D匮乏,致使钙、磷代谢紊乱,进而以骨骼病变为显著特征的全身性慢性营养障碍疾病。该病症主要侵袭2岁以下婴幼儿,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控的“四病”之一。
一、病因探寻
- 日光照射不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若婴幼儿户外活动时间过少,或因地域、季节、衣着等因素,致使皮肤接触阳光不足,就无法有效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这是引发佝偻病的常见原因。
- 维生素D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如乳类、谷物等,若婴幼儿未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或人工喂养时未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配方奶,极易出现维生素D摄入缺乏的情况。
- 生长过快: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骨骼生长对维生素D和钙、磷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若此时维生素D供应不足,就难以满足骨骼生长需求,从而引发佝偻病。例如早产儿、双胞胎等,因生长速度更快,患佝偻病的风险更高。
- 疾病与药物影响:某些疾病,如胃肠道疾病可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肝胆疾病会干扰维生素D的羟化过程;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惊厥药、糖皮质激素等,也会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代谢,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
二、临床表现
- 初期:以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为主。患儿易激惹、烦躁不安,睡眠质量差,夜间常啼哭不止。由于头部多汗,患儿常摇头摩擦枕头,进而出现枕秃现象。此时,骨骼尚未出现明显改变。
- 激期:骨骼改变较为突出。头部可呈现方颅;胸廓出现鸡胸、漏斗胸等畸形;下肢因负重,逐渐形成“O”形腿或“X”形腿;脊柱也可能发生侧弯。同时,患儿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如坐、立、走等大运动能力落后于同龄人;神经精神发育也受到影响,表现为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等。
- 恢复期:经过恰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精神状态恢复活泼,肌张力逐渐正常。免疫功能也有所提升,感染的发生率降低。
- 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小儿,此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但之前骨骼病变留下的骨骺畸形依然存在,如方颅、“O”形腿或“X”形腿等,一般不会再进展,但可能影响患儿的外观和肢体功能。
三、治疗原则
1、一般疗法:倡导合理饮食,鼓励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辅食,如蛋黄、动物肝脏、奶制品等。坚持让患儿经常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不过,需注意6个月以下的婴儿皮肤娇嫩,应避免阳光直射,可选择在树荫下等间接接受阳光照射。
2、药物治疗
- 每日疗法:口服维生素D是首选方式,最小治疗剂量为维生素D₃2000IU/d,疗程至少持续3个月,之后再以400-600IU/d的剂量维持,以确保体内维生素D水平稳定,促进钙、磷吸收,改善骨骼病变。
- 大剂量冲击疗法:对于无法口服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可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D₃5万-30万IU/次的大剂量冲击治疗,但该方法需谨慎使用,治疗后要密切监测血钙等指标,防止出现高钙血症等不良反应。
- 营养性佝偻病的维生素D治疗量:应依据患儿具体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在医生指导下精准确定维生素D的治疗剂量,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规避药物过量或不足带来的不良影响。
如需更多免费备考资料、免费核心母题、免费视频课程等,请在应用市场搜索【希赛医卫题库】下载APP,或直接扫描下方小程序免下载先体验,包含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功能~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300元/全科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执业护士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