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工作繁杂,既要应对高强度的临床任务,也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科室这个小集体里,有些护士常常因为一些不经意的特质,被默认为“好说话”“易迁就”,甚至无形中承担了更多额外压力。其实,这些特质并非缺点,只是在特定环境下容易被过度消耗。
一、过度客气,不懂拒绝
讲礼貌是职业素养,但如果把“谢谢”“抱歉”“麻烦您了”挂在嘴边,甚至面对不合理要求也不好意思拒绝,就容易让人觉得“好拿捏”。
科室曾有位护士,因性格温和,同事以“家里孩子发烧”为由连续三天找她替夜班。她刚上完大夜,明明累得眼皮都快粘在一起,却因对方一句“拜托了”硬着头皮答应,结果替班时差点配错药被护士长批评。
还有一次,她给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穿刺,第一针没回血,家属立刻炸了毛:“你会不会扎?”明明是常见的穿刺风险,她却涨红了脸连连道歉。过度放低姿态,反而容易让对方忽视你的专业和底线。
二、形象松散,气场偏弱
有些护士不太在意职场形象:头发随意扎成“万年不变”的松散马尾,制服皱巴巴,整个人看起来没精打采、气血不足。或许是不够自信,觉得“收拾了也没用”,甚至陷入自我贬低;或许觉得“上班丑不影响下班美”,但长期懒散的状态会形成惯性。
其实,职场形象传递的是一种状态——鞋子擦得锃亮、头发梳得整齐、交班时抬头挺胸,干净利落的样子本身就是一种“不好糊弄”的信号。若总是软绵绵、没精神,容易让人觉得“即使麻烦你,你也不会计较”。
三、情绪外显,不懂灵活
心里藏不住事,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也容易成为被“观察”的对象。被领导批评后忍不住垂头丧气,被患者误解后眼圈发红,这些情绪外显的瞬间,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当作“可乘之机”。
此外,有些护士做事过于死板,领导交代任务就完全按流程走,不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比如遇到突发病情时,一味纠结“规定步骤”而耽误时机,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够机灵”。医院工作瞬息万变,适度灵活并非“投机取巧”,而是专业能力的体现。
其实,“好说话”从来不是缺点,只是职场中需要把握分寸:礼貌但不卑微,温和但有底线,低调但不自我贬低。护士的价值在于专业与担当,而非无原则的迁就。愿每个护士都能在保持职业温度的同时,守住自己的棱角——能保护你的,从来不是“退让”,而是清醒的边界感和敢于坚持的底气。
如需更多免费备考资料、免费核心母题、免费视频课程等,请在应用市场搜索【希赛医卫题库】下载APP,或直接扫描下方小程序免下载先体验,包含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功能~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300元/全科 |
2025年执业护士资格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执业护士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