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帮助考生更多掌握执业西药师相关知识点,希赛网推出每日一病症学习系列,今天所讲病症为焦虑症,希望能让考生有所收获。
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组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焦虑表现为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是指一种提心吊胆、恐惧和忧虑的内心体验,伴有紧张不安。躯体症状是在精神症状基础上伴发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亢进症状,如心悸、气短、胸闷、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颤抖或颜面潮红、苍白等。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焦虑症有家族聚集性,即有某种程度的遗传性。女性焦虑症的患病率较高。大多数焦虑症都起病于儿童或青春期。个体环境因素对焦虑症的起病也非常重要,丧偶、离异单身者焦虑症的患病率高于已婚者;失业和无业者、教育程度低和低收入者的焦虑症患病率高。负性生活事件与焦虑症相关。社交焦虑症可能与童年时期父母的拒绝或过度保护有关。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焦虑的情绪体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运动性不安。临床上常见有急性焦虑、慢性焦虑与社交焦虑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应注意的是,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性的,凡是继发于躯体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如妄想、抑郁等,均不能诊断为焦虑症。非神经心理专科医生的诊断以“焦虑状态”为宜,应查找病因当影响到工作生活时,同样需要治疗。
四、治疗
(一)药物治疗
1.苯二氮䓬类药物
代表药物: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氯硝西泮。
作用特点:起效快,抗焦虑作用强,对急性期焦虑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一般治疗时间不超过2~3周。
不良反应:易产生耐药性,长期用药产生依赖性;停药易引起症状复发或戒断症状。
2.5-HT1受体部分激动剂
代表药物: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作用特点:优点是镇静作用轻,较少引起运动障碍,无呼吸抑制,对认知功能影响小;但起效相对较慢,需2~4周。
禁忌证: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联用。
3.三环类药物(TCAs)
代表药物:丙米嗪、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马普替林。
作用特点:有抗焦虑及抗抑郁作用。
不良反应:过度镇静,直立性低血压,抗胆碱能不良反应。氯米帕明有抽搐的不良作用。
4.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作用特点:帕罗西汀是临床上治疗焦虑症最广泛的一种药物。SSRIs能减轻焦虑或焦虑伴发的抑郁症状,尤其适用于老年人。
禁忌证:禁用于对SSRIs过敏者;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慎用;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色氨酸联用。
5.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作用特点:文拉法辛缓释剂疗效显著,长期治疗药效稳定、耐受性好。
禁忌证:严重肝、肾疾病,高血压及癫痫患者应慎用;度洛西汀禁用于对该药过敏、未经治疗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SNRIs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其他5-HT激动药联用。
6.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s)
代表药物:米氮平。
作用特点:适用于各种抑郁发作,尤其是重度抑郁和明显焦虑症、激越及失眠的患者。
不良反应:镇静、嗜睡、头晕、疲乏,食欲和体重增加。
禁忌证:禁用MAOIs联用,出现感染症状应查血象。
7.5-羟色胺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s):曲唑酮。
8.其他:圣约翰草提取物。
(二)其他治疗
1.心理治疗
2.电痉挛治疗
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一)用药注意事项
1.注意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依赖性(如反跳性失眠、记忆受损和戒断综合征),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躯体功能受损,容易跌倒,应避免长期使用。与长半衰期药物相比,短至中半衰期药物更容易出现上述问题。
2.应尽可能单一用药,用足量、足疗程治疗;一般不主张联用超过两种抗焦虑药;如果需要,可联用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焦虑药物。
(二)患者教育
1.抗焦虑药物能引起嗜睡,在从事驾驶、仪器操作或其他需要集中精神才能完成的操作时应谨慎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2.不能过量使用,应避免与酒精或其他能引起嗜睡作用的药物合用。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