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西药师每日一病症学习之尿路感染

执业西药师 责任编辑:陈湘君 2020-04-13

摘要:为帮助考生更多掌握执业西药师相关知识点,希赛网推出每日一病症学习系列,今天所讲病症为尿路感染,希望能让考生有所收获。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和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临床又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一、病因

以细菌感染为主,极少数为真菌、原虫及病毒感染。在细菌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尿路感染的 85%。

二、发病机制

1. 感染途径: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为上行感染,约占尿路感染的 95%。

2. 机体防御功能减退

3. 易感因素

女性因尿道短、开口毗邻阴道口,容易发生感染;

不洁性活动;

尿路梗阻、妊娠压迫、前列腺增生、过度憋尿;

疾病:机体免疫力低下,神经源性膀胱;

医源性因素。

4. 细菌的致病力

三、临床表现

1. 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下腹痛和排尿困难。

2. 肾盂肾炎:如患者有突出的全身表现,体温 >38.0℃ 应考虑上尿路感染。分为急、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盂肾炎:通常起病较急,在全身症状(寒战、发热、腰痛、恶心、呕吐等)出现的同时会伴有泌尿系统症状,老年人表现不典型,可仅表现为纳差、淡漠、谵妄等。而体格检查中会发现一侧或两侧肋脊角或输尿管点压痛和(或)肾区叩击痛。

慢性肾盂肾炎: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可不典型。半数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腰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

3. 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指留置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四、治疗

(一)一般治疗

急性期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膀胱刺激征和血尿明显者,可口服碳酸氢钠片1g tid,以碱化尿液、缓解症状、抑制细菌生长、避免形成血凝块。

(二)抗尿路感染药物治疗

1. 急性膀胱炎:短疗程疗法可选用磺胺类、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任选种药物连用 3 天,约 90% 的患者可治愈。停服抗菌药物7天后,如仍有菌尿,应继续给予 2 周抗菌药物治疗。

2. 肾盂肾炎

病情较轻者:可在门诊口服药物治疗 10~14 日。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半合成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等。

严重感染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者:需住院治疗静脉给药。常用药物有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可于热退后继续静脉用药 3 日再改为口服抗菌药物,完成 2周疗程。

3. 妊娠期尿路感染

宜选用毒性小的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呋喃妥因或头孢菌素类等)

孕妇的急性膀胱炎治疗时间为 3~7 日。

孕妇急性肾盂肾炎应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可用半合成广谱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疗程两周。

反复发生尿路感染者,可用呋喃妥因,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

五、用药注意事项

1. 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对致病菌敏感泌尿道浓度高、不良反应小的抗菌药物。

2. 使用抗菌药物前询问过敏史;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应多喝水;治疗中监测血常规的变化;服用呋喃妥因、磺胺类药物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喹诺酮类禁用于 18 岁以下儿童。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执业药师考试

还有
  • 0
  • 5
  • 5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