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西药师每日一病症学习之蛔虫病

执业西药师 责任编辑:陈湘君 2020-05-20

摘要:为帮助考生更多掌握执业西药师相关知识点,希赛网推出每日一病症学习系列,今天所讲病症为蛔虫病,希望能让考生有所收获。

蛔虫病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的寄生虫病。人群对蛔虫普遍易感,感染的特点是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感染率较高的年龄段为5~14岁。

一、临床表现

1. 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胸闷、喉痒、干咳、哮喘或荨麻疹,偶可伴有发热、痰中带血或过敏性皮炎。

2. 腹痛:间歇性脐周疼痛或上腹部绞痛(肠道蛔虫病的特点)。

3. 神经精神症状:儿童患者常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偶尔可出现异嗜症等。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二、药物治疗

蛔虫病.png

1. 阿苯达唑

(1)广谱驱虫药,对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较好疗效。

(2)2岁以下儿童和孕妇忌用。

(3)少数患者有短暂的头晕、腹痛和腹泻,治疗蛔虫病时偶见口吐蛔虫的现象。

2. 甲苯咪唑:广谱驱虫药,作用机制同阿苯达唑。

3. 枸橼酸哌嗪

(1)适用于肠道蛔虫病及蛔虫所致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和胆道蛔虫病绞痛的缓解期,也可用于驱除蛲虫。

(2)睡前顿服,连服2日。

4. 噻嘧啶:口服本药驱虫时无需应用缓泻药。适用于蛔虫、蛲虫及十二指肠钩虫感染。

5. 伊维菌素:对人体盘尾丝虫病治疗有特效。

6. 复方制剂

(1)复方甲苯咪唑:甲苯咪唑 + 左旋咪唑

① 主要用于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病及其混合性感染的治疗。

② 复方甲苯达唑克服了单用甲苯咪唑引起蛔虫游走而致口吐蛔虫的不足;同时因口服吸收较少,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2)复方阿苯达唑:阿苯达唑 + 噻嘧啶

① 驱虫作用较快,克服了单用阿苯达唑排虫缓慢的不足,且不会发生因蛔虫游走和穿孔所致的不良反应。

② 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2岁以下患者、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三、用药指导

1. 空腹服用抗寄生虫药可减少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增加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

2. 要坚持用药,在第一次疗程后应注意观察大便内有无虫体。如未根治,则需进行第二个疗程的治疗。但两次疗程间应至少间隔1~2周时间。如漏服,应尽快补服;若已接近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则无需补服,也不必增加剂量。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执业药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执业药师考试

还有
  • 0
  • 5
  • 5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