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即将拉开序幕,小编特为考生奉上教师资格证面试答辩题库(1)【附答案】,希望考生能够灵活掌握,顺利备考!
答辩作为教师资格证面试最后一个环节,其设问方式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模式,考官可以随意向考生提问,也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因此答辩环节也最能考察考生灵活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因此,考生们在考前应该多看看答辩题目,对答辩出题类型和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高尚的师德
⑴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
⑵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林崇德
⑶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⑷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宽厚的文化素养
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3.专门的教育素养
⑴教育理论素养
⑵教育能力素养
⑶教育研究素养
二、你为何选择教师职业?
答:(教师职业的优点)教师稳定性比较高,生活有规律,受人尊重,尤其是好的学校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所以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师德方面) 可以从自己的爱心人手,对于孩子的热爱,表达对教育行业的热爱。生活充实,身心愉悦,永远保持年轻,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自身素质得以提高,心灵得以净化。
三、谈谈你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答:1.解释词义。出处《论语·为政》,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因材施教” 的来源是宋代朱熹把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2.与教育理论相结合。因材施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3.对教学的启示。针对学生的特点(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不足之处等)进行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才华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谈谈你的理解?
答: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出自《论语-述而》是指: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体现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精神。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和教材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善于提问激疑;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获得知识;尽量发挥教学民主。
希赛2018幼儿 | 小学 | 中学面试特训班火热招生中!网络课堂+课程录播+在线答疑+真题模拟,涵盖90%考试知识点!>>欲购从速!咨询热线:400-111-9811。咨询QQ:1431451852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