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工作行业蓬勃发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报名人数不断增加。这一趋势却也引来了不少不良商家的觊觎,从而设下重重陷阱,诱骗考生缴费报名。
日前,社会工作行业蓬勃发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报名人数不断增加。这一趋势却也引来了不少不良商家的觊觎,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的“社工证”考证培训信息,设下重重陷阱,诱骗考生缴费报名。小编现将一些常见骗局汇总在了下文中,请考生们务必认真阅读。
1、考试次数和时间的骗局
骗局一:声称社工证一年可以考两次,实际上社工证考试每年只有一次,通常在5月份进行。
骗局二:声称下半年还有社工证考试,这也是不正确的信息。
2、报名条件和资格的骗局
骗局一:声称65岁以上的老人也能报考社工证,但实际上年龄较大的老人即使拿到证书,找工作和拿补贴的机会也非常有限。
骗局二:声称初中学历可以报考社工证,实际上至少需要高中或中专学历才能报考。
骗局三:声称无工作经验也能考社工证,实际上社工考试有严格的工作年限和学历要求。
3、考试和通过的骗局
骗局一:承诺“保过”,即保证考生一定能通过考试。社工证是国家级考试,通过率较低,没有任何机构能保证一定通过。
骗局二:声称考试容易,不用面试或复习就能通过。社工证考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充分复习,且通常包含面试环节。
4、报名方式的骗局
骗局一:声称只能通过培训机构报名,实际上考生可以自己在中国人事网等官方网站报名。
5、就业和待遇的骗局
骗局一:声称拿到社工证后可以轻松兼职赚钱,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正式进入社区或公司工作。
骗局二:承诺包就业或高薪就业,社工证的含金量虽高,但高薪就业不是普遍现象,且证书只是能力的证明,并不保证一定能找到工作。
6、其他骗局
骗局一:声称有内部通道或泄露题目,社工考试没有指定培训机构,也不会泄露题目,这些都是虚假信息。
骗局二:以领取技能补贴、包分配到政府上班、待遇堪比公务员等噱头吸引考生报名,实际上这些承诺可能无法兑现。
报考社工证时,考生应仔细辨别信息真伪,同时理性看待考证承诺,避免上当受骗。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考试信息,并咨询相关部门或机构以确认报名条件和考试要求。
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