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争相从事社工的现象反映了社会对社工需求的增加、年轻人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政策支持的推动。尽管社工职业面临一些挑战,但仍然吸引了许多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大学生。
近年来,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从事社会工作(简称“社工”),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对社工需求的增加、年轻人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政策支持的推动。尽管社工职业面临一些挑战,但其社会价值和职业发展前景仍然吸引了许多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大学生。未来,随着社工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化和职业化,这一趋势可能会更加明显。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说起就业压力,就不得不提大学生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增长,毕竟工作也受“供需关系”的影响,找工作的人多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话,岗位和就业的竞争也会加大。以下是近几年的毕业生人数数据:
2023年毕业生人数:约1158万人;
2022年毕业生人数:约1076万人;
2021年毕业生人数:约909万人;
2020年毕业生人数:约874万人;
2019年毕业生人数:约834万人。
从834万到1158万,5年的时间里,大学生毕业人数增长了324万人,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数百万大学生的就业与工作问题。除了大学生以外,研究生的毕业人数也是与日俱增。2022年,研究生毕业人数为86.22 万,2023年,研究生毕业人数更是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1.5万,较2022年增幅约17.72%。
二、大学生争相从事社工的原因
1、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设立社工岗位、提供职业补贴等,为社工行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2、社会需求: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如老龄化、青少年心理健康、社区治理等),社会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基层社区、养老机构、学校等领域。
3、职业认同感与社会价值:社工工作直接服务于社会,能够看到自己的努力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这种成就感是许多年轻人追求的目标。
4、职业发展前景:随着社工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职业晋升通道逐渐清晰。例如,社工可以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如社会工作师)提升专业水平,同时社工的就业领域广泛,包括社区、学校、医院、司法、企业等,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职业选择。
5、社会观念转变:过去,社工职业可能被认为“收入低、地位不高”,但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社工的重要性,职业认同感逐渐提升。
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