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工“三岗十八级”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等级划分方式,有助于明确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薪酬待遇,提高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积极性。
社工三岗十八级是指社区工作者根据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学历层次及专业水平等因素,被分为三个岗位和十八个薪酬等级的一种薪酬体系。其通常包括基础薪酬、等级薪酬、绩效薪酬、津贴以及五险一金等部分。具体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在了下文中。
一、三岗
“三岗”指的是社区工作者的三个职务等级,包括:
1、社区正职:这一岗位级别最高,通常由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等人员担任。
2、社区副职:这一岗位级别次之,包括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等人员。
3、其他人员:这是指其他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的一般社区工作者,他们的岗位级别相对较低。
二、十八级
“十八级”是根据社区工作者的入职年限和职务年限,每三年一档进行划分的等级体系。具体来说:
1、划分标准:根据工作年限、职务年限等因素,将社区工作者细分为1至18级。其中,社区正职的级别最高,从7级到18级;社区副职的级别次之,从1级到12级;其他人员的级别则从较低的级别开始划分。
2、薪酬待遇:每岗的薪酬待遇都会随着级别的提升而增加相应的工资系数,实现了“一人一岗、一岗一待遇”。这种薪酬体系有助于激发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
三、晋升机制和薪酬计算方式
1、晋升机制:社区工作者的等级晋升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年度考核合格后,工作年限每满三年,从次年1月起提升一个等级;年度考核不合格的,相应延后升级;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为优秀的,可提前升一级,但提前升级次数一般不超过两次。
2、薪酬计算:基本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工资=地区上一年度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上浮系数×等级对应系数。
四、实施效果和影响
1、薪资增长:实施“三岗十八级”制度后,许多地区的村社区工作者薪资显著提高。例如,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的社区工作者月平均工资从约2500元提高到约4500元。
2、职业发展路径清晰:该制度为社区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岗位晋升、工作年限累计、学历提升以及取得社工证等方式,不断提升岗位等级和薪酬待遇。
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