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工作领域,社会工作者证书是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象征。然而,很多人对于社会工作者证书的有效期以及是否需要定期复审存在诸多疑问。具体请见下文。
社会工作者证书在社会工作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对持证人专业能力的一种认可和证明。那么,社会工作者证书的有效期是多久?是否需要定期复审呢?这是许多社会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关心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由人社部门统一印制颁发,其法律效力不受时间限制。无论是否登记或参与继续教育,证书本身不会过期。
根据民政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证书需通过登记制度激活职业效力:
初次登记:证书颁发后1年内需完成首次登记,登记有效期为3年。未登记的证书仅在颁发后1年内有效,逾期未登记将无法以社工身份执业。
再登记要求:首次登记期满前3个月需申请再登记,每3年循环一次。再登记需提交继续教育学时证明(助理社工师3年不少于72小时,中级/高级社工师不少于90小时)。
逾期处理:未在规定时限内登记的证书将失效,需重新考取或补办登记手续。若登记证逾期未延续,逾期1年内补足150%的继续教育学时(即135学时)后可申请延续;逾期超过1年则需重新参加考试。
未登记的证书仅在颁发后1年内有效,登记后有效期延长至3年。若未在规定时限内登记,证书将失效,需重新考取或补办登记手续。然而,登记证的失效并不影响社工证的有效性,因为社工证与登记证是两个独立的证书,各自有不同的使用和管理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若没有有效的登记证,可能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例如在某些单位或职位上工作的资格。
综上所述,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长期有效的,但是为了维持其职业效力,持证人必须遵守证书登记制度,即每三年进行一次再登记,并满足相应的继续教育要求。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从业者的权益,又通过定期审核来动态管理从业者的资质,确保他们具备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2026年社会工作师考试
具体时间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