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初级和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的核心内容及题型分布。初级考试涉及《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两门科目,着重考察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中级考试则包含三门科目,更加注重案例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如果您正在为社会工作者考试的考纲和题型感到困扰,不清楚题量分布或命题规律,那么本文将为您提供详尽的指导。我们将从初级与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的具体内容出发,深入剖析各类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助您在备考黄金期内高效掌握核心信息。
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解析
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两门科目,考生需在一个考试周期内通过这两门科目,才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该科目的试题设计多结合情境案例,重点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其题型大致可分为识记题、理解题和应用题三类:
识记题占比约29%,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概念的记忆,如社会工作角色及服务领域等。
理解题占比约44%,涉及易混淆知识点及案例分析,例如社会工作的目标、功能、要素等内容。
应用题占比约27%,侧重考察社会工作方法技巧的实际运用,其中可能包含少量超纲内容,需要考生额外积累相关知识。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初级实务考试中,大部分题目会提供特定案例背景,要求考生结合具体情境作答。解答时可抓住“提问句”中的限定性词语,逐步排除干扰选项。各题型占比如下:
识记题约占10%,考核内容包括实务通用过程、特定领域原则与功能等。
理解题约占55%,涵盖社会工作基本概念、服务方法与专业技巧等知识点。
应用题约占35%,重点考查理论与伦理、实务模式和服务方法的应用能力。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解析
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包含《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三门科目。除实务科目以主观题为主外,其余两科均为客观题,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形式。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中级综合能力考试更注重案例分析与应用型考题,试题类型同样可以归纳为识记题、理解题和应用题:
识记题占比约20%,考核基础概念和理论。
理解题占比约50%,考查考生对复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应用题占比约30%,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社会工作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是初级还是中级考试,都需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建议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复习时间,针对性地攻克薄弱环节。
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2026年社会工作师考试
具体时间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