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是我国为规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而设立的国家级考试。该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助理社会工作师(初级)、社会工作师(中级)和高级社会工作师。具体请见下文。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分为三个级别:初级、中级和高级,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职业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
初级社会工作者
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全称为“助理社会工作师”,是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起点。报考条件相对宽松,主要面向刚进入社会工作领域的人员。报名者需具备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并满足一定的社会工作从业年限要求。例如,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即可报考;其他专业学历则需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
考试科目为两门:《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内容侧重于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价值观、工作方法(如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以及实际操作流程。通过初级考试,表明持证人具备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实践能力,可在社工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担任一线服务人员,承担直接服务对象的任务。
中级社会工作者
中级社会工作者即“社会工作师”,是社会工作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报考门槛更高,要求考生具备更高的学历和更长的专业工作经验。例如,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者需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取得硕士学位者需满2年;博士学位可直接报考。非相关专业学历者工作年限要求相应增加。
中级考试共设三科:《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和《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其中,《社会工作实务》为主观题考试,难度较高,要求考生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方案设计。中级考试不仅考查理论深度,更强调政策理解、资源整合、项目管理和督导能力。获得中级证书者通常可担任项目主管、团队负责人或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中承担管理协调职责,是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力量。
高级社会工作者
高级社会工作师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的最高级别,属于评审与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报考者需先通过《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科目考试,再提交业绩材料并参加评审答辩。报名条件极为严格,一般要求取得中级资格后,还需具备不少于5年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并在行业内有突出业绩或研究成果。
高级考试以案例分析和论述为主,重点考察考生的战略思维、复杂问题处理能力、政策倡导能力以及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前瞻性思考。高级社会工作者通常是行业专家、资深督导或机构管理者,能够引领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创新,参与政策制定,培养专业人才,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从初级到高级,社会工作者考试体系逐步从知识储备向实践能力、再向战略思维过渡。初级夯实基础,中级深化专业,高级突破创新。考生可根据学历背景、工作经验及职业目标选择适配等级,逐步提升专业资质与竞争力。
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2026年社会工作师考试
具体时间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