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题型和分值分布会根据不同的级别(初级、中级、高级)和具体的考试科目有所差异。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型有哪些?主观题和客观题各占多少分值?具体请见下文。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根据报考级别不同,考试科目、题型设置及主客观题占比存在显着差异。准确掌握各科目的题型结构与分值分布,是制定科学备考策略的关键。
初级社会工作者
初级考试设两科:《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两科均为纯客观题,主观题占比为0%,客观题占比为100%。
单项选择题:共60道,每题1分,总分60分。
多项选择题:共20道,每题2分,总分40分。
总分与合格线:每科满分100分,60分合格。
考试时长:每科120分钟。
初级考试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如社会工作价值观、通用服务流程、主要服务对象的需求与介入策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客观题作答,多选题需注意“少选得部分分,错选不得分”的评分规则。
中级社会工作者
中级考试共设三科,题型分布差异显着,体现了“两科客观、一科主观”的结构特点。
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题型:纯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
多项选择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
主观题占比:0%,客观题占比:100%。
考试时长:120分钟。
2、《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题型:纯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
多项选择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
主观题占比:0%,客观题占比:100%。
考试时长:120分钟。
3、《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题型:纯主观题。
案例分析题:4道,每题20分,共80分。
方案设计题:1道,20分,共20分。
主观题占比:100%,客观题占比:0%。
考试时长:150分钟。
中级考试前两科重点考察考生对社会工作理论、核心法规的掌握程度,而《实务》科目则全面检验考生在复杂情境下的分析、设计与表达能力,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实务应用能力。
高级社会工作者
高级考试仅设一科:《社会工作实务(高级)》,题型为纯主观题,主观题占比100%,客观题占比0%。
案例分析题:通常为3-4道,总分约60-70分。
论述题或综合设计题:1-2道,总分约30-40分。
总分与合格线:满分100分,60分合格。
考试时长:180分钟(3小时)。
高级考试强调战略思维、政策分析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内容涉及多重困境人群的综合介入、社区治理创新、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对考生的理论深度和实践经验要求极高。
总体而言,社会工作者考试从初级到高级,题型逐渐从客观转向主观,分值分布也更加注重对考生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考察。考生应根据报考级别有针对性地备考,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以提高通过率。
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2026年社会工作师考试
具体时间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