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明确行业优化方向,低学历临聘人员、编外冗余人员成为重点清退对象,多地已启动相关行动,医疗机构“瘦身”或成行业趋势。医护人员该如何适应变革、站稳脚跟?
一、多地出台政策,清退范围逐步明确
(一)贵州:村医队伍专业化,严把准入与退出关
贵州省发布《进一步促进贵州省乡村医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核心聚焦村医队伍优化:
- 新招聘村医需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为中等以上医学专业学历、经培训达同等水平且岗前培训合格者;
- 县级每2年对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考核,不合格且逾期未申请再次考核、或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注销执业注册并收回证书;
- 改革并非“一刀切”,而是通过考核、培训、转岗等方式,推动村医队伍逐步专业化,不达标人员将面临分流、转岗或清退。
(二)多地推进编外人员清理,精简成大势
2023年某市提出5年内完成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每年精简本单位编外用人员额不少于20%,医院自聘人员逐步转为社会化服务外包;
2024年某县开展医疗卫生单位编外人员专项清理,涵盖9大对象,包括非卫生专业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岗位、超龄(男60岁/女50岁)、5年内未取得相关执业资格、旷工超标、年度考核不合格等情况;
2024年多家大三甲启动裁员,重点针对行政后勤岗位,比例高达30%;江西省公立医院缩减23个行政科室,降低行政后勤与一线人员薪酬比15%;
某县两轮清退低学历临聘人员,2024年8月清退501人,2025年计划再清退300余名初高中及中专学历初级人员,部分卫生院单次清退34人。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的政策导向,也体现了医疗行业优化人员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的发展需求。
二、清退带来的长期影响
短期内,基层医疗可能面临人员减少、部分岗位空缺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服务及时性和全面性;但从长期来看,节约的成本可用于留存人员培训和高素质人才补充,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优化整个基层医疗服务体系。
三、医护人员应对策略:主动破局,拥抱变革
1、提升专业硬实力
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确保满足岗位资质要求,尽早考取执业(助理)医师等相关资格证书;主动学习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兴技术,紧跟行业前沿,增强核心竞争力。
2、规划多元职业路径
重新审视职业规划,结合自身兴趣与特长,探索多元化发展方向,避免单一岗位依赖,应对可能的岗位调整或分流。
3、积累行业资源
日常工作中与同事、同行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加入专业学术团体和行业协会,拓展人脉网络,为获取职业信息、发展机会及应对职业困境提供支持。
医疗行业“铁饭碗”时代已过去,深刻变革正在发生。医护人员唯有主动提升自身能力、积极适应行业变化,才能在变革中站稳脚跟,把握行业发展新机遇。
如需更多免费备考资料、免费核心母题、免费视频课程等,请在应用市场搜索【希赛医卫题库】下载APP,或直接扫描下方小程序免下载先体验,包含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功能~

|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 2026年执业护士资格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 2026年执业护士资格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 2026年执业护士资格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300元/全科 |
| 2026年执业护士资格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执业护士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