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护理职称考试中,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分是高频考点,但因两者存在交叉关联,考生常因概念混淆失分。具体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在了下文中。
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是护理考试中的高频易混点,前者聚焦患者对疾病的反应,由护士评估后制定护理措施;后者明确疾病本质,由医生诊断并指导治疗。二者在主体、内容、目标、表述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掌握以下10组核心对比,可精准辨析考点,避免失分。
一、诊断主体与职责:护士VS医生
护理诊断由注册护士根据患者反应独立作出,如“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有关”;医疗诊断由医生基于病理改变确定,如“社区获得性肺炎”。例如,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先兆,护士需诊断“有低血糖危险”,而医生需判断是否需调整胰岛素剂量。考试中若出现“医疗诊断由护士完成”的表述,可直接判定为错误。
二、诊断内容:健康问题反应VS疾病本质
护理诊断聚焦患者对疾病的生理、心理、社会反应,如“焦虑:与担心手术预后有关”;医疗诊断关注疾病病因及病理过程,如“急性心肌梗死”。以脑脊液漏患者为例,护士需诊断“有颅内感染危险”,而医生需明确“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的医疗诊断。
三、诊断数量:多维度VS单一性
一个患者可存在多个护理诊断,但通常只有一个主要医疗诊断。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医疗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而护理诊断可能包括“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知识缺乏”等。考试中若出现“医疗诊断需列出所有健康问题”的表述,即为错误。
四、稳定性:动态调整VS相对固定
护理诊断随患者病情变化频繁调整,如术后患者从“疼痛”转为“潜在并发症:出血”;医疗诊断在病程中保持稳定,除非发现新疾病。例如,肺炎患者治疗3天后,医疗诊断仍为“肺炎”,但护理诊断可能从“体温过高”转为“清理呼吸道无效”。
五、法律地位:过程记录VS法律效力
医疗诊断具有法律效力,是医保报销、伤残鉴定的依据;护理诊断侧重护理过程记录,是护理质量评价的参考。例如,医疗诊断“2型糖尿病”是开具降糖药的法定依据,而护理诊断“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指导饮食护理计划制定。
六、诊断依据:评估数据VS检查结果
护理诊断依据护士收集的评估数据,如生命体征、疼痛评分;医疗诊断依赖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例如,护士通过观察患者咳嗽无力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而医生通过胸片确诊“肺炎”。
七、目标导向:护理措施VS治疗方案
护理诊断指导个性化护理措施,如“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对应定时翻身、使用减压床垫;医疗诊断指导药物治疗或手术,如“高血压3级”需启动降压药治疗。考试中若将“定时翻身”归为医疗措施,即为概念混淆。
八、合作性诊断:协同管理VS独立决策
合作性护理诊断需医护共同完成,如“有感染危险”需护士执行无菌操作,医生选用抗生素;独立性护理诊断由护士独立完成,如“便秘:与长期卧床有关”对应腹部按摩、增加膳食纤维。
九、表述结构:PES公式VS疾病名称
护理诊断采用PES结构(问题+病因+症状/体征),如“气体交换受损(P):与肺泡通气不足有关(E),表现为血氧饱和度90%(S)”;医疗诊断直接使用疾病名称,如“支气管哮喘”。考试中若出现“护理诊断:支气管哮喘”的表述,即为错误。
十、适用范围:全病程护理VS疾病治疗
护理诊断贯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包括康复期指导;医疗诊断集中于疾病诊断与治疗阶段。例如,骨折患者术后,医疗诊断“右股骨骨折”完成,但护理诊断“躯体活动障碍”需持续至康复期。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课程名称 | 有效期 | 课程价格 |
2025年护理学(师)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师)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2025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课程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5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全科进阶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1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无忧通关班 | 购买后365天有效 | 298元/全科 |
2025年护理学(中级)题库会员 | 月/季/年 | 30/月、40/季、50/年 |
相关推荐:
护理职称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