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人员一次性通过中级经济师难吗?

中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龙小林 2025-05-19

摘要:中级经济师报考有工作经验要求,在职考生居多。虽考试科目内容繁杂、题量大,但在职考生具备工作经验与目标明确等优势,也面临时间精力不足等劣势。通过尽早备考、选择合适专业,分基础、强化、冲刺三阶段科学规划,合理分配时间。

中级经济师由于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报考,所以大部分考中级经济师的考生都是在职人员。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想要一次性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有一定难度,但并非不可能。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级经济师的考试科目与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两科:《经济基础知识》(公共科)和《专业知识和实务》。

《经济基础知识》:覆盖经济学、财政、货币金融、统计、会计、法律 6 大模块,知识点琐碎,需理解记忆结合,近年考题灵活度增加,侧重实际应用。

《专业知识和实务》:以专业理论为主,部分科目涉及计算题和案例分析,需结合工作场景理解。

考试形式为机考,全选择题(单选 + 多选 + 案例分析),题量大(《经济基础知识》105 题,《专业知识和实务》100 题),需熟练掌握答题节奏。

再来看在职人员考中级经济师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之一就是有工作经验助力。若报考专业与工作相关(如人力资源、金融),可结合实际案例理解知识点,尤其在案例分析题中更占优势。

优势之二就是目标明确,动力强。多数在职考生为职称评定、加薪或职业转型备考,驱动力较强,备考更专注。

至于劣势

时间紧张,无非就是学习时间少、精力不足、学习能力减弱等。

所以,对与在职人员来说,想要增加一次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概率,除了需要尽早备考、选择合适的专业外,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也很关键。

具体来说,可以将备考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基础阶段(1-2个月):通读教材,标记重点(如《经济基础知识》中的 “市场供求理论”“财政政策”),配合网课理解复杂概念(如 “弹性系数”“货币乘数”)。

强化阶段(1-2个月):刷题为主(近5年真题 + 模拟题),总结高频考点和易错点,建立错题本。例如,《经济基础知识》中 “增值税与消费税的区别”“财政支出分类” 是历年高频考点。

冲刺阶段(1个月):模拟机考环境,限时答题,重点背诵公式和易混点(如“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曲线关系”),查漏补缺。

时间分配:每日固定 2 小时学习(如晚上 19:00-21:00),周末可增加至 4-5 小时,利用通勤、午休等碎片时间刷题或听音频课。

建议尽早启动备考(考前 4-6 个月开始),避免临时抱佛脚;保持每周至少 3 次、每次 1 小时以上的连续学习,避免碎片化学习导致知识断层。

只要坚持科学备考,结合自身经验优势,在职考生完全有机会一次性通关,为职业发展增添助力。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经济师考试

还有
  • 0
  • 9
  • 3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