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用两个月能考过吗?

中级经济师 责任编辑:龙小林 2025-08-13

摘要: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11月举行,仅剩两月备考。两个月有通过可能,但需满足条件与科学规划。考试为两科客观题,特点 “广而不深”。备考需每日3-4小时,有基础者更易,可采用锁定高频考点等策略,风险是知识点覆盖不全。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将于11月1日、2日举行,目前仅剩两个多月的备考时间。那么,如果用两个月备考中级经济师,是否能考得过呢?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答案,但结合考试特点与备考规律来看,两个月通过考试具备可能性,但需满足严格条件并做好科学规划。

中级经济师考试包含《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两科,均为客观题,满14分,合格线通常8分。其核心特点是“广而不深”,知识点覆盖经济学、财政、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但考查深度较浅,以记忆和理解为主。这种特点为短期冲刺提供了一定空间。

从时间投入来看,若能保证每日3-4小时高效学习,两个月累计学习时长可达200-250小时,足以完成基础知识点梳理+真题演练的核心环节。

对于有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或相关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对专业术语和理论有天然熟悉度,入门更快。

可如果是零基础考生,就需额外分配时间理解基础概念,压力显著更大。若每日学习时长不足2小时,或频繁中断,两个月时间很难覆盖核心考点。

两个月冲刺的核心策略

1、精准锁定高频考点。

避免全面铺开式学习,优先攻克占分比高的模块。例如《经济基础知识》中,经济学基础(20%)、财政(15%)、金融(20%)、法律(10%)四大模块合计占分 65%,需重点突破;专业科目则聚焦教材前5章的核心考点。可借助近3年真题统计高频考点,针对性记忆。

2、用“框架法”压缩记忆量。

面对繁杂知识点,需搭建逻辑框架。例如《经济基础知识》中“市场结构理论”,可按“类型划分→特征对比→短期/长期均衡” 的逻辑串联;专业科目中的“绩效管理”模块,可围绕“流程→工具”梳理。框架建立后,再填充细节,记忆效率会显著提升。

3、真题演练+错题复盘。

最后30天需保证至少5套真题练习,严格计时模拟考试场景。

错题需分类整理:

概念混淆类,回归教材原文对比记忆;

计算类,总结公式应用场景,刻意练习3-5道同类题;

冷门考点类,若多次出现且占分低,可战略性放弃,优先保证高频考点不丢分。

利用碎片时间强化记忆

两个月备考的最大风险是“知识点覆盖不全”,若考试中冷门考点占比上升,可能影响通过率。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5 经济师考试

还有
  • 0
  • 8
  • 0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咨询在线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