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备考过程中,部分考生可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哪部分最难学?别担心,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小编收集资料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作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涵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六大模块,共37章内容。其中,经济学基础和财政部分被公认为难度最高的两大板块,而法律部分因新增考点多、考核细致,也成为考生备考的“痛点”。
一、三大难点板块解析
1. 经济学基础:逻辑抽象与曲线密集
该部分包含73个经济学公式和35条曲线,涉及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等核心概念。考生需理解曲线背后的经济逻辑,而非死记硬背图形。
2. 财政部分:政策细节与计算复杂
财政收入、税收制度、财政政策等内容涉及大量政策条文和计算。例如,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需掌握“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公式,同时需熟悉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新增考点。财政支出章节的“成本效益分析法”等工具类知识点,也因理论抽象性增加学习难度。
3. 法律部分:考点分散与案例灵活
物权法、合同法等章节考核纯文字性内容,且常从偏门知识点出题。例如,劳动合同法中“试用期规定”需记忆“3个月≤合同期<1年→试用期≤1个月”等数字细节,同时需结合案例判断企业操作是否合法
二、高效备考策略
1. 分阶段突破,强化重点章节
基础阶段:按“法律→统计→货币与金融→财政→会计→经济学基础”顺序学习,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
强化阶段:主攻高频考点,如经济学基础的弹性计算、财政的税收制度、法律的物权法等。通过近5年真题分析出题规律,建立错题本针对性复习。
冲刺阶段:模拟机考环境,训练答题节奏。单选题每题不超过1分钟,多选题采用“宁缺毋滥”原则,优先选择确定选项。
2. 巧用记忆技巧,降低理解门槛
数字归纳法:将财政政策的“三工具”、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等知识点归类记忆。
对比学习法:区分名义GDP与实际GDP、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等易混淆概念,通过表格对比强化记忆。
案例记忆法: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抽象理论。
3. 避免备考误区,提升学习效率
忌死记硬背:通过复述或讲解知识点检验掌握情况。
忌盲目刷题:优先完成章节练习题,再通过真题总结高频考点。
忌忽视新增考点:需通过官方教材或权威网课补充学习。
课程名称 | 课程价格 | 课程链接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备考导学班![]() | 免费 | 点击试听 |
中级经济师各科试听视频 | 免费 | 点击听课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2025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考试题库 | 9.9元 | 点击购买 |
扫码查询>>>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 | 扫码直达>>>经济师课程咨询 ![]() | |
更多经济师课程请点此查看 |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