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临近,《经济基础知识》科目需采取“抓大放小”策略高效冲刺。重点应放在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三大高分值模块,合计覆盖80%以上分值。建议通过真题训练识别高频考点,结合思维导图建立知识体系,强化公式记忆与口诀应用,并进行专项突破和定期模考。合理利用备考资料如高频考点清单、经典母题等,提升应试能力,稳步冲击84分合格线。
还有一个月左右,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就要来了,尤其是《经济基础知识》这一科,内容多、范围广,很多考生已经开始焦虑了。别慌!这个时候最忌盲目刷题、从头到尾啃教材。真正聪明的备考方式是——抓大放小,精准发力。
你得明白一个现实:这门课虽然有六个模块,但分值压根不是平均分布的。咱们的目标很明确:用最少的时间拿下最多的分数。所以冲刺阶段的核心策略就一句话——主攻高分板块,适当放弃低频内容。
先来看重点分布。整个《经济基础知识》里,真正能决定你能不能过线的,主要是前三大块:
第一,经济学基础,占30到35分。这部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像供需关系、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和垄断的区别)、GDP怎么算、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这些几乎年年都考,而且题型稳定。只要你理解透了,得分很容易。
第二,财政部分,大概25到28分。重点盯住财政政策有哪些类型、用了哪些工具,还有税收的基本特征、政府预算是干啥的。这些知识点不难,但容易混淆,建议用对比表格来记。
第三,货币与金融,22到25分左右。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这几个必须熟。还有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也都是常客。
这三个加起来,已经占了全卷80%以上的分值。也就是说,你只要把它们掌握得差不多,合格线84分根本不是问题。至于统计、会计和法律,总共才占不到40分,而且题目偏冷门。建议快速过一遍高频考点就行,别在这上面耗太多时间。
那具体怎么冲呢?给你五个实用建议:
第一,马上做近三年真题。不是看,是动手做!做完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反复出现,重复率能到四成左右。这就是命题规律——爱考的点永远都在考。通过真题,你能迅速锁定自己的薄弱环节,下一步复习才有方向。
第二,构建知识框架。别再死记硬背了,试着用思维导图把各个知识点串起来。比如“财政政策→用了什么工具→影响了哪些经济变量→最终达到什么目标”,这样一连串下来,逻辑清晰,记得也牢。
第三,公式和口诀要会用。像弹性计算、GDP核算这些公式,每年必考。与其临场推导,不如提前练熟。还有一些抽象概念,比如影响需求的因素,可以用“我想我能”这种顺口溜来记(价格、收入、偏好、预期),轻松又不容易忘。
第四,专项突破弱项。如果你总是错多选题,那就专门练多选,学会“保守排除法”——不确定的选项坚决不选;如果是计算题老出错,那就把每一步写清楚,养成规范习惯。
第五,定期模考。每周至少安排两次完整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用机考系统练习。这样不仅能查漏补缺,还能适应答题节奏,避免考试时手忙脚乱。
另外,别忘了利用好现有的备考资料。比如2025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的思维导图、高频考点随身宝、经典母题300题,还有新增考点汇总,这些都是帮你提分的好帮手。特别是那本“考前狂背秘籍”,把最难记的理论、人名、曲线都整理好了,临时抱佛脚特别管用。
最后提醒一句:现在拼的不是谁学得久,而是谁学得准。把精力集中在高频、高分的知识点上,效率才能最大化。别想着面面俱到,抓住关键,稳稳过线才是王道。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