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6年中级经济师大概率11月7-8日考试,5-6月发新大纲,7-8月报名。虽距考试约一年,但因考试通过率低、内容多,现在备考不早。零基础、上班族、有基础考生均能受益,现阶段可梳理框架、练公式、读重点章节,为考试积累。
尽管2025年的中级经济师还没考试,有些考生可能已经在筹划备考2026年的中级经济师了。那么,现在开始准备2026年的中级经济师考试,是不是还太早了呢?
根据近年考试规律及最新预测,202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概率定在11月7日- 8 日,延续11月首个周末考试的传统,分4个批次进行机考,两科连续作答共3小时。
关键时间节点已可预判:5-6月新大纲发布,7-8月开启报名并上市新教材,10月底打印准考证。
报名需严格遵守“属地原则”,工作地或居住地为报考地,部分省份会核查社保或工作证明,建议提前备齐材料,避免报名时手忙脚乱。
不少人觉得距离考试还有一年,备考为时过早,实则不然。中级经济师通过率仅 10%-15%,《经济基础》涵盖37章内容,知识点繁杂,且需同时掌握专业实务知识,绝非短期突击能拿下。不同基础的考生,现在启动备考都有明确价值。
如果是零基础考生,需从概念入门,仅《经济基础》的供需理论、财政政策等六大模块就需系统理解。按科学规划,基础阶段需2-3个月梳理框架,现在开始能预留6个月以上周期,避免后期因理解不深陷入焦虑。
如果是上班族考生,每天仅能挤出1-2小时学习,若等到明年3月再启动,总时长可能不足。现在开始可利用碎片化时间,比如通勤时刷章节题,周末整理思维导图,轻松完成基础阶段任务。
如果是有基础考生,虽可缩短周期,但近年考纲偶有调整,提前备考能优先掌握不变的高频考点,后期只需聚焦新增内容,备考更从容。
如果从现在开始备考,无需追求“全学完”,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用思维导图梳理《经济基础》六大模块框架,每天30分钟回忆核心概念;
二是默写高频公式(如财政乘数公式),每周1次集中练习;
三是精读2025年教材的重点章节(如经济学基础、货币金融),标记疑问处待新大纲发布后核对。
总之,2026年考试时间明确,备考早已进入“黄金准备期”。中级经济师拼的是“积累”而非“冲刺”,现在启动,既能避开短期备考的知识盲区,又能从容应对考纲变化,明年此时定能稳步过线。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