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级经济师考两科,题型均为选择题,《经济基础知识》含单选和多选,《专业知识和实务》加案例分析题。考试广度大、陷阱多,通过率10%-15%,工商和人力专业较高,备考需系统学习。
中级经济师考《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科。
其中《经济基础知识》仅包含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题型,共105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满分140分。
而《专业知识和实务》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分析题,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总分同样140分。
所以,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题型确实都是选择题。不过,中级经济师考试并非因为全是选择题就容易通过,需要结合具体科目和考查特点客观看待。
从难度而言,考试整体呈现“广度够、深度浅,但通过率不高”的特点。
一方面,《经济基础知识》涵盖经济学、财政、金融等6大模块37章内容,《专业知识和实务》10个专业各有侧重,知识点覆盖广,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尤其对跨专业考生或零基础考生来说,初期理解概念存在门槛。
另一方面,题目看似直接,但陷阱较多,比如多选题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案例分析题虽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但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实则考查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难度高于单纯的记忆类选择题。
历年数据显示,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通常在10%-15%之间,这个通过率并不是很高。其难度主要体现在:一是考点分散,难以精准押题;二是部分专业涉及计算,公式应用灵活;三是近年来考题更侧重结合实际案例和政策热点,对理解能力要求提高。
不过,不同专业的难度和通过率有一定差别,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专业,通过率就显著高于其他专业。
总之,备考中级经济师,需避免“全是选择题就简单的误区,需系统梳理知识点、多练真题熟悉命题规律,尤其要重视案例分析题的材料解读能力,才能提高通关概率。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