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级经济师考前20天,需抓核心考点,刷近5年真题弃偏题;练3次官方机考系统,分段计时并手动保存;答题时单选排除、多选宁缺毋滥、案例题分步写;还需备齐证件、踩点考场、调生物钟,做好这些易达84分合格线。
距离中级经济师考试只剩20天,别再闷头刷新书、啃难题了!这阶段拼的不是“学多少”,而是“抓得准、考得对”。
结合2025年机考新规和高频丢分点,这4类注意事项必须刻在心里,帮你稳拿84分合格线。
1、备考冲刺:抓核心考点,放弃“完美主义”
最后20天千万别搞“地毯式复习”,80%的分数来自60%的核心章节,把力气花在刀刃上才管用。
必抓高频考点清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盯紧这几块:经济学基础的供需曲线、市场结构,财政税收的财政政策、税收制度,货币金融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货膨胀,统计会计的抽样方法、财务比率,这些知识点年年考,占分超70分。
专业科目按难度取舍:人力、工商专业多记高频考点(如薪酬管理、供应链管理);金融、财税专业重点练计算题(如GDP核算、增值税计算),公式每天默写1遍,避免考场上卡壳。
刷题原则:近5年真题至少刷2遍,第一遍标出错题,第二遍分析错因(是概念混淆还是计算失误)。偏题、怪题直接放弃,毕竟考试只要84分,不用追求满分。
2、机考适应:避开15%考生踩过的技术坑
2025年还是全机考,每年都有考生因为操作失误丢分,这比不会做更亏。必做3件事:
至少练3次官方模拟系统。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把计算器、题目标记、答案保存这些功能摸熟。尤其注意“提交”按钮在页面最下方,别答完题漏点提交,去年有12%的考生栽在这上面。
掌握分段计时法:《经济基础知识》105道题90分钟,单选每题别超1分钟,多选别超2分钟;《专业知识与实务》100道题,案例分析题每题最多5分钟,遇到复杂计算立刻标记,回头再做,别因小失大。
养成手动保存习惯:每答5道题点一次“保存”,交卷前逐题检查“已保存”状态,避免系统突发故障丢答案。
3、答题技巧:多选题别“贪多”,计算题要“分步写”
答题策略直接影响得分,尤其是多选题和案例题,掌握技巧能多拿20分。各题型避坑指南:
单选题。用排除法提速,遇到不确定的先蒙一个标记上,别纠结。比如选项里有“绝对”“所有”这类绝对化表述,90%是错的。
多选题。牢记“宁缺毋滥”!评分规则是错选全扣、少选每个得0.5 分,不确定的选项坚决不选。数据显示,选2个选项的正确率比选3高14%,稳拿1分比赌2分靠谱得多。
案例分析题。先看问题再找材料,把关键词圈出来,对应考点答题。计算题一定要分步写公式→代数据→算结果,就算结果错了,过程对了还能拿60%的步骤分。
4、考前准备:别让细节毁了考试
越临近考试越要盯紧细节,这些小事没做好,可能连考场都进不去。
物品与流程清单:
证件材料。提前打印2份准考证(怕丢),和身份证放一起,考前3天再检查一遍,过期身份证赶紧办临时的。
考场踩点。如果是陌生考场,提前1天去看路线,算好交通时间,建议比开考时间早1小时到,避免堵车迟到。
状态调整。考前1周调生物钟,每天按考试时间做题,让大脑在这个时段保持兴奋。别熬夜刷题,睡眠不足会让正确率降20%。
虽然中级经济师的平均通过率才10%-15%,但只要你坚持到考场、做好这些准备,就已经赢了一半人。别焦虑,把会的题都答对,84分真的不难。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