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6考中级经济师,需按情况定备考时间:在职考生提前4-6个月,零基础比在职早1-2个月,有专业背景明年7-8月开始即可。要避3个时间坑,可参考3-10月分阶段规划,希赛网有现成规划表,早准备每天1小时比突击靠谱。
2026年想考中级经济师的朋友,肯定琢磨过“啥时候动手准备最合适”。
别信“考前3个月突击就行”的瞎话,这考试光《经济基础知识》就有上千个知识点,6大模块绕得人头晕,想稳过84分合格线,启动时间得掐准。
不同人情况不一样,今天按“在职/零基础/有基础”三类说清楚,照着对号入座准没错。
对于在职考生来说,至少要提前4-6个月开始备考。为啥这么早?因为上班族白天被工作耗着,能专注学习的只有早晚碎片时间,战线拉太短根本啃不完教材。
比如《经济基础知识》里的IS-LM模型、财政政策工具这些难点,晚上抽1小时看课+做笔记,周末再用3小时梳理框架,才能慢慢消化,要是等考前3个月才开始,很容易越学越慌。
再说说零基础考生:建议比在职党再早1-2个月,2-3月就得把备考提上日程。这部分朋友连“吉芬商品”“菲利普斯曲线”这些基础概念都得从头学,2-3个月的基础扫盲期必不可少。
可以先拿2025年的旧教材翻一遍,重点看经济学基础、货币金融这些占分高的模块,配合希赛网的入门课把术语搞懂,等明年5月底新大纲出来,再针对性补新增内容,这样节奏才稳。
要是你有专业背景,那明年7-8月启动完全来得及。这类考生对专业科目里的计算题、案例分析题不陌生,重点攻《经济基础知识》就行。把法律、统计这些薄弱模块单列出来,每天1小时专项突破,7月新教材发售后开始备考,9月开始刷真题,时间刚好卡得上。
不管啥基础,都得避开“3个时间坑”:
一是不用等新教材发售才开始,旧教材能先搭框架;
二是别拖到8月报名后才发力,那会儿离考试只剩3个月,强化和冲刺全挤在一起,错题都没时间复盘;
三是别考前1个月才练机考,中国人事考试网的模拟系统早练早熟,免得考场上连计算器调出快捷键都找不到。
给大家个现成的时间线参考:3-5月打基础(啃旧教材+听网课),6-7月跟新大纲补重点(做章节题+整理错题),8-9月刷真题,10月冲刺模考。希赛网有现成的阶段规划表,直接拿来就能用,省得自己瞎琢磨。
其实中级经济师不算难,但胜在“细水长流”。早点开始准备,每天抽1小时,比考前熬夜突击靠谱10倍。
经济师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